山寨背后的故事
据省文物局介绍,镇安县是目前我省山寨中保存完好、数量最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的县份,在全国也实属罕见。这些山寨是宝贵的古老寨堡文化遗产,更是陕西秦岭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每处山寨的背后隐藏着不尽相同的历史和故事。
建寨为了防御战乱,而事实上,许多山寨也都发生过战事。清乾隆末期,朝政腐败,国运日衰,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军,咸丰九年孙四五、胡正满回民义军,同治初年太平天国义军和蓝(大顺)蔡(昌林)义军……都曾多次来往于镇安,为了补充给养,都曾攻破过山寨。
民国三年的白朗(民称白狼)军,十二年的豫匪老洋人,十五年的镇嵩军刘振华部,都曾在镇安长驱过境或驻扎,尤其是土匪王三春在镇安反复扰乱十多年。他们攻破山寨,烧杀抢掠,民众深受其害。譬如“白狼”军,破了许多山寨,仅大坪镇苇园铺寨被破后杀死20多人,灵龙乡清泥沟洞被破后烧死51人。
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放下武器,弃暗投明”的政治攻势下,盘踞大坪新寨上的国民党副乡长瑚百璋,柴坪龙兴寨上的镇安县自卫队一中队长祝迪卿,分别打开寨门投降和投诚。
本报记者周艳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