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民间借贷中心第一单造假调查 温州称符合流程
http://news.hsw.cn    来源: 龙虎网-金陵晚报  2012-05-06 08:5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超越战争的阿富汗震撼照
超越战争的阿富汗震撼照
日本
日本"萌物"展 振兴经济
·80后无业男骗财骗色 装成“高富帅”专勾富家女
·两成多重庆人会陷入办公室恋情 多数来自不同部门
·单身女遭蒙面男入室抢劫强奸 色狼一句话暴露身份
·广西一男子跳楼未遂 裸身跑上街强吻女路人(图)
·暗访泉州的夜间色诱团伙 酒托女带网友赴酒吧
·4拾荒者被拆迁队罚跪1小时 胸前挂“我是小偷”

  被视为温州金融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的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不到一周,便被网民举报“第一笔贷款造假”“借钱人实为借贷中介公司员工”,迅速引发网民热议。去年以来因个别老板跑路、跳楼,一连串的债务风波让温州民间信用体系濒临崩溃。引入第三方公证和登记等制度,本想引导民资健康流动、重建信用,却被曝光是“自编自导”的一场“戏”。“第一单”是真是假?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温州金融改革努力使民间资本“阳光化”。

  “第一单”被曝造假

  作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组成部分,4月26日挂牌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被视为温州民资向阳光化探路的一次迈步。额度为5万元的贷款成为服务中心开业当天的“第一单”,来自服务中心的借贷信息登记回执单显示,以一辆汽车作为抵押,一名叫胡苏亮的人为自己的数码店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贷款,引来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然而就在开业庆典之后的第三天,4月28日,新浪网民“胡晓涛”通过微博爆料:“历史性的第一单,借贷双方都是托。男主角是中介公司速贷邦的员工”,“这就是中介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5月1日,“温州草根新闻”微博转发了“胡晓涛”的爆料,迅速引发了网民关注。

  2日凌晨,一张名为“温州速贷邦员工通讯录”的截图被上传至新浪微博,引发轩然大波。这张通讯录列出了24个姓名以及对应的手机号、QQ号,“开业第一单”的借款人“胡苏亮”名列其中,职务为“直销”。

  一些网民表示,如果爆料情况属实,造假行为与引导民资阳光化、规范化的金融改革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网民“倪立赶律师”说:“如果连第一单都搞假,充斥着虚伪与欺诈,这个中心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温州官方调查称符合流程

  据了解,政府引导、企业发起并经营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目前已有速贷邦等民间借贷中介公司入驻,同时入驻的还有第三方公证机构、律所等等,在这里完成的借贷行为将在服务中心进行登记,并由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监管。

  2日下午,记者在温州速贷邦公司看到了这笔民间借贷的合同证书原件,包括速贷邦与借贷双方各签订的居间合同,以及借款合同、抵押贷款的公证书、车管所的车辆抵押证明,落款日期均为4月25日,也就是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业的前一天。银行汇款的回单日期为4月26日上午。

  速贷邦公司总经理叶振说:“胡苏亮确实已经通过了本公司的招聘面试,但还没有和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无论他是不是速贷邦的员工,借款手续都是齐备、合规的。”他表示,“赶在开业做了第一单,确实想借机宣传一下,提高公司知名度。”

  记者2日下午来到胡苏亮所说的数码产品店。正在打理店铺的员工自称是胡苏亮的合伙人。当记者提出看看入股合同时,该员工表示合伙没有纸质凭证,只有口头协议。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数码店是从一家大店铺中隔出的半间。该员工说,铺子是从大店铺老板手里转租的。记者提出要看看转租合同文本,该员工表示没有合同,向记者提供了一张5000元的押金单。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通过新浪认证微博称,关于网上爆料,“已与鹿城区分管领导沟通,我们一致认为必须查清情况,向社会有个交待。不能让改革创新工作败在个别不讲信誉、弄虚作假之人之手。”3日下午,鹿城区政府公布了调查结果,称“借贷第一单”真实可信,整个借贷过程符合服务中心的流程,借贷双方登记资料真实、齐全。

  民资阳光化合情更需合理

  网民认为,尽管从借贷手续等方面来看,官方调查称“借贷第一单”真实可信,但这笔贷款仍然“存在水分”。一些受访者表示,温州金融改革正在努力让民间资本“阳光化”,改革过程中允许出现瑕疵,但要让改革落到实处、探索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就要祛除浮躁的心态,也要将温州民间过去凭借“口头协议”“熟人关系”建立起的商业社会,在阳光化基础上,用法律和制度的准绳加以规范。这样,相关法律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借贷中介,速贷邦曾表示对这笔民间借贷作了前期入户调查,但2日与记者同行的速贷邦工作人员说:“没有查看过合股或店铺转租的合同文本,之前来店里,看到胡苏亮和其他合伙人挺熟的,谈话间也熟悉很多数码产品的专门用语,加上这笔贷款有抵押物,没必要再去查看合同。”

  浙江省金融法学会理事程学林提出,从“第一单”贷款来看,速贷邦作为中介平台,提供居间服务,尽管现有法律并没有禁止中介公司员工参与借贷,但员工成为借贷人,难保前期入户调查的公正性不受影响。

  浙江省金融法学会会长李有星说,现有法律对中介机构权责的界定并不清晰,尤其是民间借贷中介,本身还属于新鲜事物。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牛太升表示,现有法律规范的重点仍然是借贷方,比如借贷利率约定在什么范围,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要对民间借贷双方的身份进行限制,具体如何限制,还需要深入调研。 新华社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网曝温州“民间借贷中心”第一单“造假”调查   12-05-04 15:07
·美国民间团体诉求公开击毙拉登视频 遭法官驳回   12-04-28 09:27
·民间弹弓竞技大赛高手如云   12-04-22 17:48
·民间组织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西安排名27位   12-04-20 11:0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