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须防范推高物价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5-13 06:4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蓝鲸遭船撞击身体断裂
蓝鲸遭船撞击身体断裂
汶川地震4周年·空城
汶川地震4周年·空城
·贵州一名男子上班途中遭恶徒袭击 被剜眼割鼻
·保送生近三成来自省会家庭 农村学生比例为0.3%
·男子约会女网友 膀胱被其男友塞入1.2米长鼠标线
·甘肃青海三县交界发生4.9级地震 暂无伤亡消息
·云南巧家爆炸案施爆者已确认当场身亡 主犯为男性
·南航飞机空中颠簸自由落体十几秒 多名乘客受伤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晚间发布公告,决定自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公布以后,针对我国经济形势出现的变局表明的一个姿态。

  最近中央有关部门陆续公布的一系列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今年4月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7%,这是这一指数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并且是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1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2%,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速为9.3%,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4月份的发电量同比增速减缓。这些数据综合在一起,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是,我国宏观经济正在进入以前少见的低迷时期。

  经济走弱,央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在此次作出下调存准率决定的前一天,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818亿元,同比减少612亿元,较3月份出现了32.5%的下滑幅度。在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执行方向表现为从紧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减少是可以预料的,但下滑幅度这么大,则超过了市场的普遍预期,尤其是考虑到中央政府近几个月一再强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注意预调微调,但信贷数量不但不出现适度的增加,反而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这种情况在以往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央行以下调存准率的实际行动来表明它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责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在肯定央行此次下调存准率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必须厘清一个问题,目前出现的经济疲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具体地说,到底是银行信贷不给支持,还是企业缺乏投资方向?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目前已经出现的银行信贷的结构中找到蛛丝马迹。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3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07亿元。这表明,目前企业信贷的大头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其用途更多的是为了企业“掉头寸”的经营性需求,而不是用于投资和生产的扩张。这种情况表明,目前的企业对于扩大投资很谨慎,而这与我国正在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是一致的。因此,目前出现的信贷减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主动减少信贷需求的一种结果,而不是因为银行不愿意给它们提供信贷。

  在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企业出于理性减少对信贷的需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会促成银行信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并不能改变宏观面上经济疲软这个大趋势,反而会造成过多的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的后果。刚刚公布的4月份CPI数据表明,虽然CPI走势看上去还算平稳,但食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却令人担忧,特别是4月份鲜菜价格同比增速高达27.8%,表明控制物价的压力仍然很重。在下调存准率后,如果对信贷投向缺少监控,在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过于富余的资金必然流向食品市场,导致物价进一步走高,通货膨胀的现实威胁很可能卷土重来。

  这方面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2008年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释放的过多流动性,超过了当时实体经济的需求,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和部分农产品市场,导致房价和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飙涨,其后果到现在仍在发酵。经济宏观管理必须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必须考虑到资金流向市场后对推高物价所可能产生的作用,这是央行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执行部门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