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这样的“法治”别出一格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5-13 06:4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蓝鲸遭船撞击身体断裂
蓝鲸遭船撞击身体断裂
汶川地震4周年·空城
汶川地震4周年·空城
·贵州一名男子上班途中遭恶徒袭击 被剜眼割鼻
·保送生近三成来自省会家庭 农村学生比例为0.3%
·男子约会女网友 膀胱被其男友塞入1.2米长鼠标线
·甘肃青海三县交界发生4.9级地震 暂无伤亡消息
·云南巧家爆炸案施爆者已确认当场身亡 主犯为男性
·南航飞机空中颠簸自由落体十几秒 多名乘客受伤

  状告毒胶囊厂商未获法院受理,这是近日北京一名消费者不成功的维权尝试。报道说,北京消费者许某的代理律师催问法院立案庭,立案法官表示:这么大的事情,国家现在对这个事怎么处理、怎么认定还没有个态度,法院直接立案不合适,没办法处理。而且不能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因为“只是暂时不受理”,“所以出不了裁定”。

  这是一个奇怪的表示。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根据法律,公民提出民事诉讼,法院要在7个工作日内给结果,符合起诉条件要通知立案,不符合条件不予受理要作出裁定。这个针对毒胶囊厂商的起诉,既未被受理,也不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没有裁定书,你就连异议都无权提出了。这是哪门子“法治”?

  报道并没有提出是哪家法院,或许哪家法院也不重要吧。案子特殊,于是既不受理也没裁定书,可能走到哪家法院都是一样。这就是中国法治的现实之一。

  例如拆迁,出了那么多的悲剧,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法院诉讼而宁可跳楼、自焚呢?这固然可能与拆迁班子催逼太急,一时来不及上法院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法院不受理。催逼再急,从发出通知到实施拆迁总是有间隙,摧枯拉朽过后也有的是时间去讨还公道。然而,我们可曾听到多少有通过起诉解决拆迁纠纷的案例?

  类似情况当然还有。例如毒奶粉的受害者,是只能接受统一的赔偿,而少有形成诉讼的。毒胶囊起诉未获受理,只是故事的再现而已。我们是“法治国家”,照说就可以依法办事了,但如果你遇到的越是“这么大的事情”,那就越是不能通过法律来解决,因为“这么大的事情”,法院就“没办法处理”,而需要有相关的指令。

  平时,人们总会被教育,不可以当法盲,要相信法律,遇事不可以鲁莽,而要相信组织,相信组织里面的一种,是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诉讼会被列为“组织解决”的一种形式,本身就颇为怪异,但更加奇怪的是,当你去寻求法律解决时,可能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更麻烦的结果才刚刚开始。

  就在看到消费者起诉毒胶囊厂商未获受理的消息时,我又看到一条消息,“农民工讨薪被抓后遭开发商起诉损坏名誉”。这是湖南郴州的事情。农民工杨某去年在工地干了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回家过年,反因讨要工资而扰乱治安被拘留,近日又接到法院通知,得知自己被开发商起诉,理由是讨薪行为对开发商名誉造成损失,同时讨薪过程中损坏了开发商财产。与杨某一同先曾被拘留现在又被起诉的工人一共6人。

  消费者起诉毒胶囊厂商,不予受理。被强拆的居民起诉,鲜见受理过的案例。工人劳动不获报酬,讨薪不成反而被拘留,开发商起诉工人损坏名誉,却被受理。一对照,我们就可以看到法律的秩序是何其井井有条!

  “有理走遍天下”,这古话在今天是太没谱了。普通人,不管是做消费者,还是做居民、工人,都是只好“相信组织”的,如果你不“相信组织”了,要去试验一下“法治社会”的办法,那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衙门不是为普通人开的,虽然叫你走投无路要上法院,但你去法院,法院不开门;你白白干了活,讨工钱就是败坏了东家的名誉,得上法院听审。这个“法治社会”,真的别出一格。

  (刘洪波知名杂文家)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