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该如何应对“高精尖”盗挖
作为文物大省,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当前文物犯罪职业化、智能化的特征日益明显,犯罪分子配备有先进红外探测设备,运用“定向爆破”手段盗掘,通过QQ等网络渠道联络交易,增大了文物案件的侦破难度。近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我省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工作汇报会,为即将展开的执法检查进行动员。
早在两年前,针对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实际情况,省文物局将原来3000人的文保员队伍扩大为5000人,文保员经费由68万元增加至168万元,人均经费补助从原来的200元上涨到800元。同时,设立举报奖励经费,建立起遍布全省各地的“特情”队伍。
近3年来,我省公安部门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367起,追缴各类文物1500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106件,三级文物101件。根据文物犯罪的新特点,省各级公安机关提高了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DNA技术、技术侦查等各种高科技手段,成功破获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秦公六号陵园被盗掘案、岐山凤鸣禅寺石佛被盗案和洛南县西寺战国古墓群被盗掘案等。
据了解,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成立的“文物案件侦查处”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省级打击文物犯罪的专业队伍,此外,去年5月,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在陕西省侦查局挂牌成立了“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并于去年7月成功研发了全国文物犯罪信息管理系统。今后,我省文物犯罪打击工作将坚持以情报主导侦查,综合运用“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证据战”技法,遏制文物犯罪的多发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