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东十里铺跨陇海线桥到西安酒厂这条2公里长的道路附近,居住了超过5万人口,曾有5条公交线路贯穿。然而2011年12月,酒十路(酒厂至十里铺道路)跨陇海路桥限宽2.4米,5条公交车中的4条无法通行。如今这里的人们只能选择步行至十里铺或绕行。
目前现状
酒十路跨陇海线桥成“卡脖子”桥
横穿十里铺地区的陇海铁路线将这一地区分成了南北两部分,铁路以北的人们出行绝大多数要依靠架设在陇海线上的一座7米宽20米长的水泥桥。常年以来,桥两头经常4至6个车道排起了近百米的车龙。“酒十路跨陇海线桥一直是这一地区出行的瓶颈。”灞桥交警大队一名民警说,“两年前,跨线桥的两旁道路扩宽至30米,而这座桥仅有7米宽,即使非早晚高峰时间,桥两头也容易出现拥堵。主要就是因为桥两头路宽车流量大,可这桥太窄了。”酒十路跨陇海铁路桥,1988年竣工后一直承载着铁路两边人们出行的重任,但24年前这座7米宽20米长的跨线桥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扩宽。记者连续多日观察,途经该桥超过50%的车辆为中小型货车。
“这几年十里铺以北发展特别快,新建了很多小区。”十里铺街办的工作人员说,桥南头,还有两家物流公司,桥北又是浐河经济开发区。以前一小时也难有十辆车经过,而现在分分秒秒都有车经过。
因安全隐患通行限宽2.4米
“即便这座7米宽桥属于‘卡脖子’桥,桥两头经常堵得一塌糊涂,我们也没有觉得出行特别难。”家住跨线桥以北华清园小区的葛燕说。“毕竟这里以前有5条公交线路贯穿酒十路。堵归堵,但出行还是挺方便的,出了小区就有好几路公交车。”
“如果桥面也扩宽成路面宽度,那连堵点都消除了。”居住在此的人们期待着这座桥有所改变。2011年12月酒十路跨陇海铁路桥改变了,但并不是扩宽,而是限行。
2011年12月29日在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网站上写道:“经过市政桥梁检测中心职工一夜奋战,十个船型防撞墩已竖立于酒十路跨陇海线桥头……由于该桥建设年代相对久远,设计通行能力较低,随着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大车、重车多,超载现象严重,造成桥梁不堪重负,使用寿命缩短。为确保桥梁安全,市政桥梁检测中心完善了对该桥通行限宽限载方案……限制了车宽2.4米、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通行。”
20多年周边人口翻了5倍
米家岩村就位于酒十路东侧,30岁的张玲从小生活在此。她有记忆的生活几乎和这座桥无法分割。近到去十里铺买生活日用品,远到进入市区走亲访友都要经过酒十路跨陇海线桥。“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酒十路附近只是米家岩、蒋家湾、李家堡、周家堡几个村庄和农田。”张玲说,“当时村子里几乎没有房客,酒十路沿线的人口在1万人左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便华清园小区在该地区建立,人口数量也没有猛增。
直到进入90年代末至2000年后,大量的农田被开发成小区,沿线的村庄也仅剩下米家岩和周家坡。“房客又陆续多了起来,现在光这两个村子算上房客就有超过两万人。”张玲说。
“华清园小区、金裕青青家园组成的华清社区最近一次的人口统计,常住人口就达到1万5千人。”十里铺街办华清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说,“酒十路沿线的小区还有一些属于十里铺社区。预计整个酒十路目前居住的人口超过了5万人,并且大部分人出行依靠公交车。”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地区共有9个小区,2个城中村,多个待建楼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