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众在北京日本驻华使领馆前举行抗议活动。
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日关系面临严峻局面,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抵制日货”的游行,其中个别人借机滋事,打砸日系轿车。
表达爱国,天经地义,但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否则爱国行为,就会异化为违法犯罪。在中国的日系轿车是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劳动所得,打砸这些财产,并不会对日本造成任何损失,倒霉的是自己的同胞。我国采取的反制措施是有力的,广大民众要积极拥护支持,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在日本侵犯我国主权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行为应该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维护法律尊严,是爱国的应有之义,相反,僭越法律底线的所谓“爱国”行为,只会授人以柄,有损国家形象。
理性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
理性爱国首先是合法爱国,而不是违法爱国。违法爱国不叫爱国,叫害国。在此我们呼吁:你有抵制日货的权利,但你没有打砸日货的权利;你有烧毁自己日货的权利,但没有烧毁他人日货的权利。抵制日货可以,但要做到:不砸车,不砸店,不砸人。总之,保持理性,有序抗日,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详细】
理性爱国 以可取之道发出中国人的呐喊
主权问题本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最终依靠外交等途径来解决。自发上街、抵制日货只是国民情感宣泄的象征性举动。错误地将国与国的问题上升到国民与国民间的互不谅解、暴力行为,既无助于现有问题的妥善解决,还可能将问题涉及的层面扩大化。中央政府正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方严正交涉,在此时刻,尤需国民给予政府足够的信任与支持,暴力袭击在华日籍人士,则有可能颠倒对是非曲直的国际判断,损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让中央政府陷入外交被动,这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详细】
请尊重我使用日货的权利
经济是一种手段,“抵制日货”当然可以对日本政府起到一定的施压作用。一个公民自愿抵制日货以表达爱国热情,当然没有问题,更是值得称颂。但是,在如今的法治社会,我们必须思考和坚守“抵制日货”的合理边界,否则,结果就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但是,目前的“抵制日货”,似乎有偏离合理边界的趋势,这就值得警惕了。【详细】
爱国也有法律边界 打砸同胞日系车荒唐无稽
那些在戾气驱使下砸毁别人汽车的人,则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日本政府侵占我钓鱼岛,他们却侵犯同胞的私有财产,其行事逻辑荒唐无稽,其行为方式涉嫌犯罪。爱国是一种美好的情操,也是一种有边界的行为,表达爱国热情不能悖逆公序良俗,更不能脱离法制轨道,否则就会亲者痛、仇者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