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2013-05-02 10:4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陈晨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这是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的高尔夫球场。
陕西柞水国家级贫困县顶风修建高尔夫球场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竟然有人在顶风建设高尔夫球场,这个新闻发生在陕西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当地一些群众向我们反映,在柞水县城附近的盘龙生态产业园内,有一个与这个贫困县格格不入的高尔夫球场,正在开张营业,一个贫困县,一个只有20万人的小县城,为何会出现一个高尔夫球场呢?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记者周星乔前往了该地,进行了调查。
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麓,是国家级贫困县。从柞水县向南3、4公里,记者来到柞水县乾佑镇马房子村,紧邻公路的山上出现了绵延数公里的黄色围墙,把多个山头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域。据附近的村民介绍,这里叫做盘龙植物观赏苑,2009年开始兴建,村民们告诉记者,植物观赏苑其实是个幌子,里面真正建的,是一座高尔夫球场。
记者准备走进这个高尔夫球场的时候,把守在这里的一名保安拦住了记者,他告诉我们,要打高尔夫球得先去旁边酒店的高球俱乐部办理手续才能进入。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就有人在球场里打球,为了一窥究竟,按照这位保安的指点,记者来到了球场紧邻的“麓苑国际大酒店”的高尔夫俱乐部。
当记者提出要先到球场进行参观时,这位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他告诉我们,只有交纳40万元,办理完会员手续后才能进场参观。但仅仅10分钟之后,这位工作人员再度告诉了我们一个球场管理的最新规定。服务员说:“我们领导说了,现在我们这个业务,会员这一块已经停止了,刚才我才接到通知,刚才我们都不知道。这里只是会员专场,会员专用的,我们都上不去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上不去的。”既然是开门营业,一个高尔夫球场为何要把前来打球的客人拒之门外呢,而且对于球场经营的状况,甚至球场的模样,也是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呢?
被拒绝了之后,记者在这家酒店周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这条上山的水泥路不时有高尔夫球车出入。应该说,这个高尔夫球场目前一直是在正常运营的。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就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强调“继续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用地的审批”。此后,国家有关部门又多次重申停止别墅和高尔夫项目供地。那么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何新建了这个名为“秦岭壹号”的高尔夫球场的呢?
记者随即走访了当地相关的部门,柞水县发改局给记者介绍说,在2009年4月召开的第13届西洽会上,陕西五州矿业有限公司与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签订协议,在当地建设酒店和配套旅游项目,这个配套旅游项目叫做“盘龙植物观赏苑”,项目规划用地500亩。
招商项目的名字叫做植物观赏苑,为何成了一个会员制的高尔夫球场呢?记者找到了后来承接项目的麓苑实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白新建,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企业原本是一家矿业企业,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面临转型,当时公司有600多名职工需要安置,在知道了陕西柞水县的招商引资项目之后,他们决定在这个开发区里,开发酒店和配套项目。一来可以完成企业转型,二来,可以解决一部分职工的安置问题,但离县城有3、4公里远的高档酒店开始建设之后,公司才意识到,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参观生态产业园的客源。酒店负责人白新建说:“客人到这儿之后,早上来了,下午可能就走了,为了留住客人,后来也在论证,想办法,怎么能在把这个酒店建好以后,怎么更好地留住客人、留住客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建作为酒店一个配套项目,就建植物观赏苑。”
相关报道:贫困县柞水招商植物观赏项目变高尔夫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