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2013-05-02 10:4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陈晨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这是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的高尔夫球场围墙。
由此,他们想到了把植物观赏苑改为高尔夫球场。于是,原本以植物观赏苑立项和备案的项目,就这样被企业擅自改建成了高尔夫球场。白新建告诉记者,高尔夫,因为现在项目基本上还没有完全建成,现在初步地定的会员价,个人的会员价三四十万。每次打的话应该是一千多块钱。
企业随意地建设高尔夫球场,柞水县的政府主管部门难道不知情吗?记者找到了县发展改革局,符世凯副局长告诉记者,企业当时申请的内容都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但如果真正的内容是高尔夫项目,县里绝不可能通过,发展改革局也根本不可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备案。柞水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符世凯告诉记者,
如果内容变为高尔夫球场,那就要重新报,如果报的高尔夫项目自己这边肯定不会批。因为他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无论当地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把政策解释得多么清楚,但我们记者现场拍摄到的事实,是一个真正正正的高尔夫球场。同时我们的编辑部也在查阅的资料中发现,从2012年年初开始,就陆续有媒体对这个贫困县里违规建设的高尔夫项目进行过曝光,但这个项目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开始正常的营业。当地多个监管部门,对于眼皮底下的这个违规项目,究竟是怎样监管的呢?我们来看记者进一步的调查。
在柞水县国土局,记者首先找到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刘忠锋,他告诉记者,在去年7月,他们就发现了陕西麓苑公司在植物观赏苑兴建高尔夫球场,当时他们就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查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刘忠锋说:“一个是责令停工并给予经济处罚,一个是责令关停限期整改严格按照植物观赏苑的设计方案,推进三建议企业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
虽然进行了查处,但面对记者的调查,刘忠锋副队长非常肯定地说,植物观赏苑规划的19个园区,基本都是按照规划进行的,并没有被改建为高尔夫球场。
刘忠锋副队长特别强调,国土部门只管理耕地占用的情况,县里这个高尔夫球场占用的耕地,只有30亩,他们是尽忠尽职地对此已经进行了两次查处。对于球场占用的林地,监管部门主要是林业部门,但当记者追问高尔夫占用的30亩耕地的具体整改情况时,这位国土部门的负责人的回答再次卡壳。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忠锋强调说,县里的国土执法人员大多没有见过高尔夫球场,因此他们在检查的时候,很难分辨出植物观赏苑和高尔夫球场的区别。而当记者来到柞水县林业局,得到的答复,却与国土资源局的说法大相径庭。柞水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强告诉记者,陕西省林业厅对于植物观赏苑批复的面积是168.9亩,实际更改用途的林地面积是41亩,这部分被用于道路、观景台、停车场,并没有建设高尔夫球场。柞水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强说,因为林业部门只负责林地这一块它这个项目是个综合项目有些情况不清楚。这边只是根据省上的批件,只是对面积核查。除此之外的其他的在自己的职能这一块应该不承担监管职责。
核查就是在批的范围内进行核查,这个就是168亩两块一块是永久设施一块就是绿化栽草嘛这个面说是没有的肯定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