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用青砖和木料制作的老街景和钟楼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马先生小时候所住民房的微雕,房门可以推开
家住北郊玄武路的马骏先生今年50多岁,曾在德福巷的老宅子内生活30多年的他,去年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内参观微缩景观时,来了灵感:“我也要把老宅子做成微缩景观,让它们从我的记忆中走出来。”由于马先生从小自学绘画、雕刻和木工活,后来又干过钳工,因此有技术基础。
7月23日,记者在马先生家中看到,一座古朴的三进十合院已经完工,微缩民宅上精美的砖雕荷花,还有雕有“福”字的照壁。马先生说,雕这座院子花了近两个月,每雕到一处,儿时场景就浮现眼前,他和伙伴们休憩的大门槛、玩耍的院子,以及各家的房子。
据马先生介绍,城区改造前,西安南大街以西、西大街以南和城墙相接区域,曾有大批明清古建筑,他想将这一区域街景和古宅全用砖雕复原出来,现在一条“南大街”已初具雏形,“我以上世纪30年代南大街为原型,采用120∶1的比例,但由于缺少照片、史料做参考,只雕了5件作品就被迫停工了”。
马先生说,全部完工后,成品占地将达100余平方米,砖雕建筑1000余间,他自己一个人可能需要近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欢迎对此有兴趣的、也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市民参与制作。如果您想提供老照片或有意向参与创作,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8880000报名。
本报记者杨琰冰
编辑:陈晨
上一篇:元旦起刷长安通坐地铁恢复9折 学生卡优惠不变 下一篇:西安城里的年货大集 今年你去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