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祝华新:舆论场已形成多元治理良性机制

关注 光明日报 作者:郭佳 2015-03-04 17:29:26
[摘要]网民对于各项网络治理行动总体表示关注,百度以“网络治理”为关键词的相关搜索结果有近50万条,新浪微博相关帖文近350万条。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各方面的利益分配也都在调整期,一些社会压力有时会通过比较激进的方式呈现在网络上,成为对现实稳定发展的一种新风险。

  相比于早期的BBS和博客,在如今的微信、微博时代,朋友圈就像一个开了锁的日记本一样,每个网友都在表达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受,中国网民开始了手机上的“集体生活”。因此,在新的社交和传播形态下,需要形成对互联网新的治理机制。

  在司法层面,“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对网络谣言等违法言行勇于亮剑,比如打击网络谣言、保护隐私等。在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了网络犯罪不仅仅包括网友,网站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使网站有了自我管理的机制。

  这两年以来,我国构建了一个日益清朗、规范的网络环境。很多党政机关主动开设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不仅宣传方针政策,而且还在上面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达24万,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政务客户端发展迅猛,“两微一端”已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模式。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网友的媒介素养有了很大提高,网友以前可能分不清专业媒体的报道和网络帖文孰是孰非,现在大多数网友都可以对网络舆论有清晰的辨认,而且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关切网上的流行议题,通过专业的新闻采编力量,为网络传言求证,通过证实或证伪,让新闻媒体成为重要的把关人。所以,今天在我们的新闻舆论场上,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治理的良性机制。

  (祝华新 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光明网 郭佳采访整理)

  光明调查

  我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生态环境调查

  零点调查“网络生态环境调查”项目组

祝华新:舆论场已形成多元治理良性机制

  认为治理后网络环境发生各种变化的网民比例

祝华新:舆论场已形成多元治理良性机制

  认为治理后各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发生各种变化的网民比例

祝华新:舆论场已形成多元治理良性机制

  网民最担心的网络不安全因素

祝华新:舆论场已形成多元治理良性机制

  网民对各项网络治理行动的支持度

  2015年1月底,民调公司零点调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生态环境的各方面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在全国45个大中城市进行,主要针对大专以上学历网民进行了在线调查,共计回收有效样本8948个。调查显示,网民普遍肯定网络环境的积极变化,认为政府的网络治理水平提高了,对我国网络健康规范发展充满信心。

  80%以上的网民认为网络充满正能量、网络秩序变得更好、网络舆论环境得到改善;网民普遍认为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有所减少;90%以上的网民表示支持政府发起的各项网络治理行动;90.6%的网民对我国网络的健康规范发展充满信心。

  1.网民充分认可网络环境发生积极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网络治理、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安全方面开展了大量管理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发起了多项网络治理专项行动。

  在这些网络治理行动的作用下,网络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网民对于治理后的网络环境也表现出明显的积极评价。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反映网民对网络环境的整体变化感知,分别是:网络秩序、网络正能量、网络舆论环境、网络安全程度和网络文明水平,这些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反映一个国家网络环境优劣的主要指标。

  调查显示,表示网络环境发生积极变化的网民比例普遍在八成以上。其中,85.6%的网民认为网络充满正能量,83.7%的网民认为网络秩序变得更好,80.1%的网民认为网络舆论环境得到改善,78.1%的网民认为网络安全程度提高了,78%的网民表示网络文明水平提高了。

  相应地,表示网络环境没变或变差的网民比例很低。其中,表示网络环境没变的网民比例普遍在10%~20%之间,表示网络环境变差的网民比例则均低于5%。

  2.网民认为各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明显减少

  我们对8种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随着政府网络治理行动的渐次推行,各种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明显减少。

  调查显示,网民目前在上网时最讨厌的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包括:“网络恶意弹出窗口”(57.7%)、“网络淫秽色情信息”(48.1%)、“网络虚假广告”(45.2%)、“网络个人信息泄露”(38.6%)、“网络犯罪”(33.3%)、“网络虚假信息/新闻”(25.7%)、“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进行违法活动”(17.9%)及“部分网络大V造谣传谣”(13.8%)。由于近两年对部分网络大V造谣传谣的现象进行了重点整治,因此在网民最讨厌的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榜单上,这一现象的入选比例并不高。

  整体来看,经过两年的网络治理,网民们对各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有所减少的现象均表示认同。其中,85.2%的网民认为“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减少了,77%的网民认为“部分网络大V传播谣言”现象减少了,71.3%的网民认为“网络虚假信息/新闻”减少了,70.1%的网民认为“网络恶意弹出窗口”减少了。这四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的治理效果十分明显,认为有所减少的比例均超过了70%。还有65.9%的网民认为“网络犯罪”现象减少了,65.2%的网民认为“虚假网络广告”减少了。另外,60.5%的网民认为“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违法活动”的现象减少了,57.4%的网民认为“网络个人信息泄漏”的现象减少了,近几年媒体对类似现象曝光力度的增加,引起了网民的更多关注,可能会影响网民对这方面变化的感知程度。这两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相应地,表示各类网络有害信息和侵权行为没变化或增加的网民比例普遍较低。

  3.网民自认防范网络风险/危机意识高

  调查显示,95.6%的网民表示网络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大的影响,只有4.4%的网民表示网络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不大。

  43.3%的网民表示最担心的网络不安全因素是“木马病毒等恶意软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这也是唯一一个比例超过四成的选项。32.2%的网民表示最担心“钓鱼网站等欺诈手段盗取个人信息”,两者比例均超过了三成。

  可以看出,在使用网络的同时,网民的防范网络风险/危机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有84.6%的网民认为个人防范网络风险/危机意识高,只有15.4%的网民觉得个人防范网络风险/危机意识低。

  对于最常采用的防范网络风险/危机措施,79.5%的网民表示会“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点击一些不良网站/邮件”,77.4%的网民表示会“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并及时更新”,两者的入选比例均接近八成。另外有64.1%的网民表示会“定期杀毒、及时给系统打好补丁”,但只有34.7%的网民表示会“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远离黑客工具”。

  4.网民积极支持各项网络治理行动

  调查显示,对于最近两年政府发起的6项网络治理行动,网民表示知晓的程度较高,只有7.3%的网民表示一项都不知道,即有超过90%的网民至少知道其中一项网络治理行动。

  具体来看,各项治理行动的认知程度并不相同,其中认知度最高的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有78.9%的网民表示知晓。还有三项行动的认知度均超过了半数,分别是:“打击整治伪基站专项行动”(64%)、“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62.2%)和“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52.7%)。

  “即时通信工具管理暂行规定”(41.2%)和“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39.5%)由于发起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网民认知度相对较低,但认知比例也均在四成左右。

  网民对于各项网络治理行动总体表示关注,百度以“网络治理”为关键词的相关搜索结果有近50万条,新浪微博相关帖文近350万条。

  在高关注度下,网民对于互联网治理行动表示出高度支持。调查显示,网民对6项网络治理行动的支持率均超过了90%。有4项治理行动的支持度超过了95%。其中,98.4%的网民表示支持“打击整治伪基站专项行动”,96.7%的网民表示支持“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96.4%的网民表示支持“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5.2%的网民表示支持“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

  不同社会学、人口学背景的网民对各项网络治理行动的支持度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别。

  网络治理行动的成效使得网民对政府网络治理水平的评价有了新变化。调查显示,网民对近两年政府的网络治理水平表现出了较高的评价。84.3%的网民表示政府网络治理水平有较大或非常大的提升,相对更为活跃的年轻网民对政府治理能力水平的认可程度更高一些,比例接近90%。网民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也很有信心,表示有信心的网民比例高达90.6%,其中超过三成表示非常有信心(33.2%),仅有9.4%表示没信心。

  有关部门表示,2015年及以后的网络治理工作将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这必将对网民产生进一步影响。

  (本版数据来源:零点调查2015年初独立完成的网络生态环境调查)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钓鱼网站

上一篇:一张图看懂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下一篇:道路正确中国幸甚人民幸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