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著名科学家孙家栋:“没有纪律任何事情都办不成”

关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5-04-02 14:59:29
[摘要]做事情做科学研究要严肃认真,求真务实”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钱学森曾这样评价孙家栋:“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聆听大家”系列访谈——

  著名科学家孙家栋:

  “没有纪律任何事情都办不成”

\

  孙家栋寄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  

  “纪律不仅是高压线,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线”

  问:您虽已86岁高龄,但脚步从未停歇、工作从未间断,仍然奋战在航天一线。您3月30日还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现场观看了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请问每次重要的发射您都一定要到现场吗?

  孙家栋:是啊。搞航天真正要体会到实际情况,还是必须到现场,你自己亲眼看一看,动手摸一摸,这和光听人家给你讲性质不一样。这个作风也是老一辈一直传承下来的。当年钱学森先生带我们搞第一个火箭,搞第一颗卫星,他都是带领我们到发射场。有时候出现故障一天两天都不睡觉,他都陪着我们一块在现场。1970年,我们第一颗卫星发射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就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四句话: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按过去的一般习惯,我主管的时候我是每次都到的。发射频率最高的时候一年发射6颗卫星,每颗卫星都要去三次,有时每年要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近20次。

  国家给你任务主管这件事情,到执行任务的时候那是绝对要亲临现场。有的时候确实很顺利,待了三天,队伍已经很熟练了。有的时候出现一些情况,当然处理也是靠大家,但是你牵头的人在这里,要主导大家尽快处理,那个时候时间不饶人,安排得非常紧,开始的时候是以天计算、以小时计算、以分计算,最后以秒计算。

  国家的发展对航天的期望非常大。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感觉航天人都是这样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国家需要你办些事情,都是积极、认真地按照国家的要求共同来努力。我们很多航天人,像钱学森先生从自身做起,一直到他高龄临终的时候,都在不断地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给我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

  问:您现在还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吗?您为什么说中国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孙家栋:今年春节前吧,我不再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了。因为工作任务确实比较重,尤其是北斗也是分几个阶段发展,最后正式建成共有30多颗卫星,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所以还有一段时间。到2020年我都91岁了,考虑到培养队伍和整个事业的发展,我的申请得到了领导的批准,现在选了一位年富力强的同志。

  已经有美国的GPS,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一定要搞北斗,它不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不搞,就不用讲别的,如果停一天信号,全国上千万汽车的导航仪器就无法使用,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的影响都会很大,何况其他的问题,如物流等等。所以我们的北斗,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一套东西,就是我们航天讲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目的。

  问:您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的,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

  孙家栋:航天事业纪律是非常非常严格。这个千军万马办的事情都得按照大家协调好的办,要求你明天早上8点钟产品交到,10点钟交到就影响全局两个小时。纪律不仅是高压线,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线。所以在航天系统,几十年来,纪律是非常清楚、非常严格的。在真正的执行任务过程中,没有纪律是办不成事情的。所以我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纪律任何事情都办不成。现在强调法治,强调纪律,对今后的建设确实非常重要。

  “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我觉得有两条,第一是对事业的热爱,第二是无私”

  问:今天说起导弹核武器、东方红一号卫星、嫦娥卫星、北斗导航,每一个中国人依然会倍感自豪。回顾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个人的每次选择都和时代同步,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请您谈谈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的关系。

  孙家栋:用老百姓的话来讲,我是幸运儿,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后一直是在党的教育下培养起来的。1951年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时,看到了莫斯科战后才几年就恢复得很好,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为我们国家建设奉献自己。

  1958年回来后由飞机专业转向导弹研究,隔行隔得比较远。但是作为青年学生来讲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确实感受到国家对你的重视、对你的爱护和培养,心情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样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都要把国家的事业搞好。那时,我们大院刚开始修,冬天房子没修完,窗户上挂着草帘子。就那样的生活,大家一点怨言没有。那时经常加班加点,干到凌晨3点钟、4点钟天亮了,确实一心一意就是扑在这个事业上。

  到1967年领导调我去搞卫星。2004年,我75岁时,安排我去搞嫦娥卫星。嫦娥搞成了,有记者曾经问我,这么难办的一件事您这么大岁数还接受这个任务。我确实从心里也没想过,打成了什么影响,打坏了什么影响,确实就是想要办成这一件事。

  问:您每一次转型都是重新开始,所以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孙家栋: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还是要一步一步往前干。给我的任务,我就坚持,自始至终能搞出个成果,不能半途而废。总结自己经验,确实有这么几件事,在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是非常迫切的需要,都是你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要做好。所以从第一颗卫星到气象卫星,每一颗卫星都是完完整整地把任务搞成了,有结论了才结束;甚至从搞火箭到搞卫星的过程也一样,完全发射成了,也可以交给别人了,才调去搞卫星。

  我自己回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非常明确的独立自主道路,同时也是稳扎稳打按照中国的国情、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一步一步发展起来,所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到今天。能有今天这个成果,我认为首先是中央的英明决策,当然也要包含航天人的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

  问: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远离繁华埋首耕耘,奉献了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不仅激励着航天人拼搏奋进,也成为了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您是怎样理解航天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孙家栋:航天精神内涵很多,但是合到一块来说,真正的起步还是“两弹一星”精神。我自己体会,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所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来讲,爱国爱民不是抽象的,就是把航天事业搞好,有一股给中华民族争光的志气。在苏联学习过程中,我们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最好,这确实不是夸口,那真是日日夜夜地学习,就是一个目的,回去奉献自己力量。第二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钱学森先生当年那句话:“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一直激励着我们。第三就是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真正干事情光有精神不行,还要有一套办法。真正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来源于大力协同群策群力。那时搞好大力协同有这样一句话:热爱这个事业再加上技术民主。大家讨论技术问题,谁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技术上有不同的观点大家认真研究,这样的话集思广益,最后有个决策。技术决策也是很重要,为国家的事业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

编辑:王振力

相关热词搜索:孙家栋 1970年 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办错 著名科学家 绕月 北斗导航卫星 深空探测 航天人 纪律

上一篇:李克强详解“大道至简”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