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刘翔这十一年 背负荣誉也付出过代价

社会新闻 解放日报 作者:张玮 2015-04-07 11:18:08
[摘要]刘翔没有悬念地当选了2005年的中国最佳男运动员,晚上的颁奖典礼,给他颁奖的嘉宾,是刘嘉玲。车窗摇上,我没看到刘翔的表情,但刘学根和吉粉花别过了头,揉了揉眼,好像眼里进了沙子。

  原标题:哥们,你的青春也是我们大家的青春 刘翔这十一年

  更大的挑战是康复训练

  2009年的春节,我去了美国休斯敦,在北京奥运会上伤退的刘翔,在那里做康复治疗。

  那是北京奥运会后的一天上午,我来到他家,当时他正在吃早饭,上海人最传统的早饭:大饼、油条和豆浆。

  “我决定动手术了。”那天他对我说。我知道,之前有不少人劝过他,千万别动手术,不然就废了。“但不动手术,我不可能再继续跑下去。动手术,至少我还有机会。”刘翔说。

  其实比起手术短暂的痛苦,更大的挑战是在康复训练。在休斯敦的德州医疗中心,刘翔曾让我做一组他的康复动作,很简单,提着两个哑铃,上一个台阶,再下来。我做了一组,已气喘吁吁,而这样一个动作,伤口才愈合的刘翔要做10组,每天至少要有5套这样的动作。

  “我想到过放弃的。这是我第一次想到放弃。我每天晚上闭上眼就在想,明天又是一天,我还能坚持得住吗?”那天在刘翔休斯敦借住的公寓,我们聊了一个下午。刘翔对我说这句话时确实震惊到了我:手术都决定动了,还会挺不过康复训练?

  在休斯敦的莱斯大学,有一天午后,那时的刘翔已经可以开始室外的康复训练了,在做完一组跨栏动作后,他和我坐在沙坑旁聊天。

  “有时候我真的很难相信,我怎么已经26岁了?”他仰头看天,休斯敦的天碧蓝如洗。然后他忽然说起了2008年,“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场灾难”。

  我回想起来,在北京奥运会前几个月,他就和我说过一句话:“有时候,真想一觉醒来,这天就是奥运会比赛日,比掉算了!”

  在一旁的,是刘翔的赞助商聘请的一位专门来为他拍视频的老兄。这位老兄回国后,剪辑出了一部记录刘翔康复历程的片子,叫《追》,我个人认为拍得很棒。在这个23分钟的片子里,他忠实记录了一段采访内容,采访对象是一位北京的哥:

  “大多数客人都这么认为,认为这次他可能觉得跑不过人家了,所以还是退出的好,省得在自己国家面前丢脸。”

  (画外音)“那他不是腿受伤了吗?”

  “借口!”

  (画外音)“那你还会支持他吗?”

  “从他退出比赛我就讨厌他了。”

  谁都知道他想证明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整个2010年到2012年,我几乎没怎么见到过刘翔,和他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只限于偶尔的电话,或者短信,后来是微信。

  那两年的刘翔,感觉是憋了口气,谁都知道他想证明什么,但他自己从来不说。

  “最近还行吧?侬稳一点。”

  “放心,开心最重要。”

  和他的微信交流,一般不会超过这个范畴,我从不问他任何关于训练和比赛的问题。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变成了刘翔的父亲刘学根。

  “嚯哟,你没看到小家伙身上的栗子肉,比06年还要厉害得多。”

  “小家伙下决心八步改七步了。”

  “小家伙电话打过来,说这次差点打破罗伯斯的世界纪录,不过没关系,还有机会。”

  虽然与刘翔关于训练和比赛的信息几乎不交流,但我却能感受到他的那种信心,乃至快乐。“争取先跑到13秒30”,是2009年,刘翔对我说的他的复出目标。而现在,他居然跑到了12秒87。

  直到2012年的7月初,我在上海莘庄的训练基地,看到了刘翔。他拉了一个行李箱,从寝室楼里走了出来,老远就冲着我喊:“玮哥!你来啦!”

  那天,刘翔的父母也来了。因为他们要送儿子,踏上前往伦敦奥运会的征程。

  整个告别的环节没有特别的仪式感,就是大家一起合了个影。临上大巴,刘翔一个劲地朝父母挥手,“放心,你们放心”。

  车窗摇上,我没看到刘翔的表情,但刘学根和吉粉花别过了头,揉了揉眼,好像眼里进了沙子。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刘翔 退赛 男子110米栏决赛 110米栏 世界田径锦标赛 黑人选手 卧谈 起跑器 12秒88 帝国时代

上一篇:“神话”反思?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状元非衡量标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