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秦人悍将:儒将孙蔚如“铁骑纵横气如山”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孙强 2015-07-14 16:14:00
[摘要]一个人的名声是基于人物在时代中的作为。孙蔚(yù)如,这位从西安东郊灞桥豁口村走出的将军,在70多年前抗战中,驰骋疆场,立马中条,抗击日寇,最终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接受日军投降递上的指挥刀。

e0c9d6a71df1c3b549cfd079da281b08.jpg

一个人的名声是基于人物在时代中的作为。孙蔚(yù)如,这位从西安东郊灞桥豁口村走出的将军,在70多年前抗战中,驰骋疆场,立马中条,抗击日寇,最终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接受日军投降递上的指挥刀。

孙蔚如戎马一生,却常常以诗言志。他“怒眦裂”,视日寇为“岛夷小丑”,指挥中原第一战,“风云锐厉如疾电”。内心却很柔软,“但向此中寻乐趣,疆场不复试青骢”,更期待“海内升平日,投鞭念佛陀”。

人物简介

孙蔚如,原名树棠,后以字行。1896年1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豁口村(今灞桥豁口)。国民党西北局杨虎城部主要将领,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1979年7月27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病逝。终年84岁。

武汉中山公园有一栋老房子,看上去颇不起眼。正中门头上高悬一匾,上书三字草书:受降堂。题写这三个大字的正是陕西人孙蔚(yù)如。1945年9月18日下午3时,时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此接受日军投降。

侵占华中地区的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从这块匾下经过,站在孙将军面前,立正,脱帽,敬礼,然后解下所佩的指挥刀,顿首,双手递上。其部下21万侵华日军由此向华中人民缴械投降。孙将军神情庄重,凌然不可侵犯,用一口高亢的秦声向投降的日军宣读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第一号命令:“本司令长官所发布之命令,日方须立刻敬谨服从。倘有迟延,有碍情事者,立刻严惩。”

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中国将士和民众,目睹此景,不由热泪奔涌,欢声雷动。

抗战:卢沟桥下流水死

蓟门城上乱山紫,卢沟桥下流水死。健儿飒爽喋血来,霍霍鸾刀如屠死……铁骑纵横气如山,不教胡马度榆关……此是中原第一战,风云锐厉如疾电……伫看铙歌齐奏凯,风物如绘旭日暄。

——《抗敌歌》(1937年8月10日)

陕西人都听说过孙将军在中条山与日军激战。这群以三秦子弟为主的陕军坚守中条山两年多,经历了数十次艰苦卓绝的惨烈战斗,以伤亡两万余人为代价,先后11次阻击日军的扫荡,歼敌上万,日军无奈称中条山为华北战场上的“盲肠”。

如果以为孙蔚如只是一员猛将,那就有失偏颇。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6年编辑出版的《孙蔚如将军》一书,称其“知兵书,谙宋史,工诗善文”,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一派儒将风采。抗战刚一爆发,1937年8月10日,孙蔚如在西安本地的一家报纸上发表《抗敌歌》,誓言“铁骑纵横气如山,不教胡马度榆关”。11日,又在西安广播电台上讲演《对日抗战国人应具之决心》。

孙蔚如说,“现代国与国的战争,不能单看兵额多少,武器精粗,就可以决定胜利属谁……谁能支持最久,谁才有最后胜利的把握”,“我们拼着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头颅,换取日本侵略者六千万人的生命,留下三户,仍然可以复兴中华民族”。

七十多年过去,回首历史,再读当年这些慷慨激越的文字,不由慨叹孙蔚如将军目光之锐利、气势之豪迈。

陕西人就是葆有这种劲头。当时,太原失守。时任西北行营主任的蒋鼎文要放弃关中,向甘肃、四川撤逃。西安一时人心惶惶。孙蔚如将军表示自己“身为省主席,决不生离西安,誓与国土共存亡”,迫使蒋鼎文不敢轻易弃土撤逃。孙蔚如还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出“守土抗战”通令:“倘有闻警先逃,不事抵抗者,定以军法从事。”

编辑:周庆辉

相关热词搜索: 如山 儒将 铁骑 孙蔚如

上一篇:“白发将军”赵寿山 死守雪花山咬着牙根不求援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