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国航班准点率为何亚洲垫底 晚点时间累计183年

社会新闻 人民网 2015-08-11 10:47:25
[摘要]中国航班准点率,中国的空域是权钱交易的腐败温床。媒体列举的航班延误原因包括四类:天气问题、机场管理问题、航空公司管理问题和空域管制问题。

  近年媒体上列举的原因包括四大类:1)天气问题,2)机场管理问题(主要来自官方的说法),3)航空公司管理问题(也是官方说法为主),4)空域管制问题。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理,看看这四类问题那个才是真正的重点。首先,如果是天气影响,那应该每个月的影响不同。比如,七月份比三月份差5-10%的正点率。似乎说得过去。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包括欧美)机场没有如此大的变幅呢?

  所以,其实气候影响的问题其实与第二个问题——机场管理密切相关。什么天气情况下不能飞,似乎内地机场整体标准与先进国家国际机场的差距颇大。这个管理问题显然不是个别机场可以改善的,它的改善有赖于全天候起降标准的变动,涉及全国机场的设备、人员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个原因类别是航空公司管理不善。一年前,李家祥局长说,“航空公司的原因大约占了将近40%,流量的原因大约占了27%左右,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天气等等”。我个人以为,虽然中国的航空公司们大有改善之处,但他们不应该是延误的主因,因为所有以商业运作为本的航空企业,它可以选择走低成本路线或者专高服务市场,他们可能表现参差,但都希望自己飞得多、飞得准、飞得省油、飞得有竞争力。

  看看图三,八月各个航空公司的情况显示,大型并有国际航线的国航之正点率比较接近国际水平,而中小航空公司如中国联合航空则最差。这并不全是航空公司的问题。几年前有报道,三大航空公司以外的某公司为了得到枢纽机场的高峰时段,用上千万买通了某关键委员会50%以上的委员。因此,不能排除在主要机场、关键航线上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可能性。而这种不公平(比如基地航空公司优先)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最后,第四个原因——空域管制:“南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我国民用航路仅占20%-27%,其余73%-80%的航路为非民用所占据。”这与以前一直说,“中国空域八成是军用,两成是民用;美国空域八成民用,两成军用”吻合。但七月底,“某官方媒体引用“有关部门”的表述称,中国所有空域军民航都可以使用,相对固定由民航使用的约为34%,相对固定由军方使用的约为25%,另有41%的空域军方和民航基本上都没有飞行活动。”

  其实,我个人理解,航路与空域是两个概念,就好像路面与整个地面的分别。应该关心的是到底有多少航路?每条航路的能力是多少?每个机场有哪几条航路?哪条能力不够?大量机场之间通用的‘空中公路’(例如京广航路,就是一条宽20公里、高度从0至14000米的空中通道)的通过能力够不够?如果不够,为什么不够?为什么不能增加新的通道?是否可以增加通道的空域层数?(目前我们的空域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每层的高度太大,就像我们高层住宅,如果每层层高不是2.8米而是3.8米,少住了多少人?)增加新的通道的困难在哪儿?需要多少时间改善?

编辑:蔡勋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航班准点率

上一篇:南京一男子梦话喊别的女人名字 妻子拿刀要砍他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