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在转型中探索新路

关注 陕西日报 作者:韩秀峰 武丹 2015-09-06 14:23:26
[摘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蒲城县的经济发展曾名扬陕西,特别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一直是全省发展的标杆和旗帜。如今,“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蒲城酥梨”荣获2015年度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品牌价值达19.87亿元。

  本报记者 韩秀峰 武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蒲城县的经济发展曾名扬陕西,特别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一直是全省发展的标杆和旗帜。后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蒲城县域经济的发展便归于沉寂。

  面对这一现实,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忧在心里,急在手中,立足全国经济形势对县域经济重新定位,科学决策,明确思路,调整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大整合,以原有的工农业基础为支撑,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科技和文化旅游产业,以内外兼修的内涵式经济发展使县域经济“三足鼎立”,齐头并进。

  农业,传统优势下的升腾

  “农业大县”、“粮食大县”的名号使蒲城荣耀了几十年。但“传统耕作太多,产业布局不合理,使农民增收难以实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毅峰告诉记者,为了使农民增加收入,蒲城正在以“传统作物—瓜果经济—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四个步骤,强力推动农业有支撑、有质量地提质增效。

  “十二五”期间,围绕小麦、玉米传统作物开展高产创建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多茬粮食种植面积达15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仍居全省第一,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管理县”。

  由于一些地方灌溉不便,种粮收益甚少,龙阳镇东王村支部书记张六三带头种冬枣,9万元的亩产值达到了提高土地附加值的目的,群众也尝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全县围绕“北部优质苹果、中部特色水果、中南部优质酥梨”三大优生区,全县果业总面积达到60万亩,产值达18亿多元。

  在设施瓜菜工程的实施中,龙池、龙阳两镇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布局,设施蔬菜和时令水果产值接近6亿元,设施农业总产值达14.61亿元,现代农业产业化基本形成,也由此带动全县25万亩设施农业的跟进,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3个,省级园区6个、市级园区3个,龙池、龙阳现代农业园区正向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迈进。

  伴随着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农业工厂化的态势逐渐明显,“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农民合作社,“畜牧大县”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苏坊懿蕾肉鸡养殖场建设投产、吴家寨犇犇奶牛养殖场被评为部级兽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全县去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4.5亿元。

  如今,“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蒲城酥梨”荣获2015年度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品牌价值达19.87亿元。另有“元鹤山”苹果、“享口福”瓜菜等12个商标荣获省级著名商标,蒲城大多数的专业合作社都有注册的自主品牌。县商贸局局长唐飞龙还告诉记者,品牌使蒲城的农产品令消费者放心,而创新品牌更使得农产品进一步提质增效。他们正与两所大学联合,用现代科学的制作技术和全新的营销手段将已有相当市场的“蒲城椽头馍”、“蒲城水盆”等品牌全新打造,做大做强,进行更大的市场占有。

  现代农业已成为蒲城农业收入的强力支撑,也成为富民的主要途径,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5555元增长到2014年的8590元。

  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进中,蒲城,正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工业,向内涵式发展变道

  蒲城县城的西大门,“中国焰火之乡”被五彩灯雕照得闪亮,从唐代起,这里就生产着皇室御用的“宫廷焰火”,曾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荣耀世界。然而,“每年一响”的心惊肉跳使得血淋淋的GDP不得不让位于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蒲城形象。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用环保、集约化的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小型民营花炮企业全面退出转产,转型养殖和种植业。县上整合近千万资金,关闭拆除了38家烟花爆竹企业62个工区,彻底告别带血的GDP。

  困扰蒲城多年的另一大难题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煤炭、水泥和石灰石等的开采乱象,对此,各级聚力,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铁腕整治。共关闭拆除土白灰窑282家334孔,关闭煤矿7家,整合煤矿10家,使县域工业朝着绿色生态型发展。同时强化技改,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技改投资达3亿多元,奖励资金4000余万。

  在以退为进的资源进行整合后,他们清扫平台,全新布局,在引进新型现代企业的基础上,创建了两大工业园区。

  蒲城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5260亩,上世纪90年代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聚集于此,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活力,与生物产业、新型化工材料一起作为四大主导产业,已成为蒲城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2014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12%,安置就业8000余人。

  记者在工业园区看到,“三纵四横”的路网平坦而宽广,一院院整洁的厂区与盛开的樱花交相辉映。园区副主任张文涛介绍,现有入驻企业45家,资产投资54.5亿元,其中有美邦、美尔果、绿盾等高科技企业十余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园区的科技力量是县级园区最为突出的,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14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9件,为全省之最。

  如果说工业园是对蒲城工业的传承,那么与此毗邻的煤化工业园则是对传统工业转型的一大创新。蒲城煤化工业园于2006年成立,历经辗转,2014年10月正式由传统二钾煤工艺转变为稀氢新能源生产,从一投产就收到良好的市场效果。为节约能源资源,延伸产业链生产,园区又引进蒲化清洁能源公司生产甲醇,引进美国空气分化公司提取生产过剩的氧气和氦气,投资79亿元建成了727千米的神木输煤地下管道,最终,1000万吨煤浆输送到这里,同时可分供给陕化和渭化集团。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只要规划到位,产城景一体化都可以实现”,县招商局局长邢小根告诉记者,陕煤集团600亿元的二期投资已经到位,全面生产后,产值可达200亿元。

  围绕两大园区载体,蒲城工业企业已达549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保守测算,到“十三五”末,蒲城的工业产值最少可达500至600亿元,下游企业产业链的持续效益更是不可估算。

  “由于设计科学、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和服务保障,蒲城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客商的首选之地”,县经济发展局局长闫青岳不无自豪地说。

  旅游,文化积淀下的大整合

  几十年来,旅游对于蒲城来说是陌生的,更别说什么旅游产业了。

  岂不知,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渭北重镇,原来也是一块宝地,历史的宝藏与民族的光辉曾在这里无数次闪耀,也影响过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唐代五陵安卧在此,林则徐、王鼎、杨虎城在这里都有各自的纪念馆,杜甫在这里也留下了他的吟唱;关中八景之一的“双塔月影”耸立城中,体制完整的孔庙陈列着两千多件自唐以来的文物,门口照壁上的六龙戏珠绿如翡翠,栩栩如生;原生态的清代考院诠释着中国千年的科举史,更令人羡慕的是——“北京时间”从这里发出……

  县旅游局长王振龙以他的权威数据向记者披露,蒲城拥有国家级一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馆藏文物4600多件,皇陵5座,仅仅就旅游资源一项,它不愧为渭北平原上的一颗宝珠。

  这哪里是什么文物,这简直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稀有动力!蒲城的领导者再也坐不住了。就在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全面实地考察,聘请专家座谈,决定创新旅游市场,彻底打开蒲城的旅游天地。

  于是,华山旅游集团走进了尘封已久的蒲城历史,携资6.5亿元重塑文化旅游,使自然风光、历史古迹、人文风景全面整合,将华山与蒲城完美对接。

  名为“槐院里”的“历史街区”就是在文化涌动下迈出的第一步。它涵盖了“双塔月影”、名人纪念馆、清代考院、孔庙、六龙戏珠壁和围绕中心广场两侧的仿古商业街。游客在这里驻足留恋,回味思考。

  随后,一条磅礴的旅游环线串起了蒲城的整个历史,也成为沿线几十万群众奔小康的“金腰带”。

  西出县城15公里,就可抵达4A级景区桥陵,感受“桥陵石刻甲天下”的威武与霸气,跟随新科技的声光电走进千年历史;沿着快速干道“五陵路”向东进发,“326旧址”时间博物馆将告诉你北京时间的故事;途经景陵、光陵、泰陵及惠陵地下博物馆,王朝的兴衰会带给你深沉的思考,宦官高力士的墓葬成为我国首个宦官博物馆;掉头南转几公里,我省重点镇孙镇,进驻了马嵬驿的小吃文化博览园,风流三郎李隆基和“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时隔千年在蒲城重逢,令人不胜唏嘘;150多种小吃将使你与水上乐园、巴厘岛“温泉小镇”一起共享。

  长为72公里的旅游环线连接着卤阳湖的旖旎风光,它东承司马迁古墓,南连大华山景区,北接仓颉、杜康之地,西靠富平盛景,让蒲城的历史文化在深邃中四散开来……

  仅仅7600万的投入,桥陵旁的农家乐由去年的几家扩展到了61家,今年五一期间,家家收入翻两番;仅仅一年的时间,旅游门票收入由去年的十几万元,猛增到今年半年多的200多万元。

  文化旅游和商贸餐饮已成为蒲城经济发展新融合的节点,使得现代科技与文明融进了蒲城的土地,外来企业接踵而至,流通商贸便捷四方,供销与商贸强强联手,电子网络覆盖了每村每户,神奇的“电商之手”连起了整个世界……

  从蒲城80万人民的身上,从各级干部的身上,从大数据的显示上,记者看到,逆行中的经济也能发展,转型中的社会也有豪迈。

编辑:雷晓娟

相关热词搜索: 龙阳镇 渭化 马嵬驿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设施蔬菜

上一篇:西郊八一村一儿媳照顾瘫痪婆婆13年 邻里赞孝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