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民建西安市委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霍炳男,就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导向,对房地产、股市等话题进行热点剖析。其首倡的“依托高速服务区,推动就近城镇化”亦成为媒体与业界热议的话题。
国家关于“新常态”的阐述是科学的,大家要接受经济由过往长期的高速增长转入现阶段中高速增长的趋势和现实。在这一认知基础上,要正确理解并对待“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效应所具有的持续性。
前不久召开的五中全会,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作为2016年五项重要任务,并明确提出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这意味着在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目标”与“现实”之间将存在一定的“合理”冲突。充分说明国家高层决策者对于现阶段国内经济实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便2016年GDP增速未必达到预期,但至少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五年后的小康和“两个百年”的目标不懈努力。
从目前情况看,部分表象预示2016年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产能过剩短期内较难消解,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增速低迷,导致二产投资增速可能继续放缓;商品房销售受政策影响有所回暖,但库存量仍然较大,需要一定的去化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处于下行通道,投资复苏缓慢;不良贷款率上升,加大银行贷款难度,对实体经济,包括中小微企业将产生相当影响;股市等金融市场徒增的“股民”所显现的投机心理,及其受挫带来的资本损失和心理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及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变化,加之结构调整尚未到位,“供给侧”改革效应短期内难以释放出应有价值。
综上简要分析,抛开人为因素,我个人对2016年国内GDP实际增速的基准预测为6.3%至6.5%之间,低于国家预期。但放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在2016“触底”后将逐渐企稳回升。
国内政局稳定,中国梦成为人心所向,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顺应国情民意,对于进一步提振全民信心十分重要。国际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有利于进出口拉动效应释放,加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与升级,对于国内第二、三产业将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策略的提出,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政府投资拉动方面都将对下一阶段的经济产生正面作用,加上中央在处置地方性债务方面付出的努力,使得地方政府活力再蓄。与此同时,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等国家治理体系与方式的改进将有效促进内生动力的生成。
除此之外,国家对“创新”的持续性重视,以及“六大消费”、“供给侧”、“双创”等“新概念”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改善结构,拉动内需将发挥出更大潜能,更多中小微企业和创客作为经济细胞单元的作用将逐步凸显。与此同时,服务业、电子商务、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跨业”发展,将陆续发力。
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要素的不断丰富,及其管理的日趋完善和规范,加上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新征程,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的态度,均将对后续经济产生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个人对“十三五”中后期国内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但是国内、国际复杂的经济与政治环境,尤其“台湾选举”、“朝鲜核化”、“南海争端”、“中东局势”、“大国关系”以及恐怖主义等地缘的、政治的不确定因素,对石油、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等将会带来不利影响,波及国内。(霍炳男)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十三五 经济增速 目标 经济委员会 金融市场
上一篇:大数据:青年公务员月入4千余 说跳槽只是抱怨 下一篇:中国建造世界第二高大桥 高406米长2171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