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线规定每天必须发送四万条,但有时因为设备故障发不了那么多,王某也“作弊”,自己把电脑计数器的数字改成四万多条,然后用手机拍张照片用微信发给对方。
按王的说法,仅当年11月29日、30日,12月1日、2日、3日、4日这几天,至少发出30万条诈骗短信。
大概换过多少个酒店?王某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为了保证安全,“几乎半天就要换一个酒店,来回换地方”。12月6日晚,按熊二指示,王某又乘高铁从南宁到了柳州。在那里只住了一天,按指令群发完短信后,7日凌晨又坐高铁返回南宁,又发了一天短信。7日晚8时,又按照指令乘火车去了云南曲靖,在曲靖发了3天的短信。
2015年12月9日晚7时,王再次接到熊二指令,乘火车到达云南昆明,10日上午在一家酒店发了半天短信,中午又换到另外一家酒店发短信。
当天晚上9点多,王按照新的指示,改乘汽车前往云南普洱市,早晨7时许到达。
“其实,中途我和姓谭的还联系过一次,接电话的不是谭本人,而是北方口音的男子。熊二立即告诉我,谭某可能被当地警方给抓了。于是按照新指令,我不断变化地点,从湖南长沙出发,一会儿在云南,一会儿在广西,一会儿在陕西,先后去过广西柳州、南宁,云南曲靖、昆明、普洱市,陕西宝鸡……”
对“上级”一无所知,仅知道“熊二”这个外号
按照王某的说法,他还“兼职发过诈骗短信”。
“那时在南宁期间,大概去年12月3日,在内蒙古的谭某给我打电话,问我想不想多赚点钱?他说有朋友也是发这种诈骗短信的,想让我帮着代发。对方是一个操湖南双峰县口音的女人,短信内容和“熊二”的基本一样”。
对方要求,每天群发短信要保证她能接到10个以上的电话,王说做不到,后来就光帮她发短信,每天500元。从那时开始王就既帮“熊二”发,也帮那个女的发,她每天用短信发一部手机号,王就把群发内容的咨询电话,改成她发来的号码。
王某说,谭某被当地警方抓了后,去年12月13日,“熊二”安排他去四川攀枝花市,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车次,因此“熊二”让乘火车到宝鸡市,“也是很随机的”。12月15日凌晨他到宝鸡,在火车站附近入住,天亮就起来发;下午转移了酒店,继续发,12月16日晚7时被警方抓获。
尽管给上线干了十几天的活,但王某对这个“上级”几乎一无所知,仅知道“熊二”这个外号,30岁左右微胖,身高170厘米,说话嘶哑,开着一辆银色帕萨特,“据说是辆黑车”。至于对方给谁发短信,怎样设局骗人,怎样从受骗者卡上把钱转走,谁在咨询接电话,钱最后去了哪里等等,包括这个“熊二”在这个诈骗网络里处于什么位置,一概不知。
“我感觉电信诈骗是一个组织巨大的大网,各个组织分头工作互不来往,我只管发短信,其他啥也不知道”,王某说。
“短信群发器”功能强大,5万多人数秒断网
其实,王某到宝鸡一开始群发短信,就引起了陕西移动宝鸡分公司的注意。
2015年12月15日,移动公司技术人员通过伪基站检测平台,发现宝鸡火车站附近有异常干扰信号,阶段性出现并产生大量异常位置更新垃圾数据,使移动公司的通讯基站失去功能,移动用户正常通讯中断。
12月16日10时,火车站附近再次出现异常信号,11时干扰信号突然消失。当日下午4时许,再次发现异常干扰信号。
随后,移动公司技术人员携带检测设备,兵分三路在宝鸡火车站附近逐步测试。当日下午8时许,技术人员在某酒店检测到最强干扰信号,通过逐层扫描,将信号源锁定617和619号客房,并随即报警。
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在该酒店617房间发现伪基站设备和操作人员。根据移动公司检测的数据,该伪基站造成异常位置更新54577频次、导致53952人次的用户断网8~10秒,干扰基站正常运行小区数6393频次,危害后果严重。
华商报记者看到了王某作案的伪基站设备,该设备无任何生产厂商,无生产日期,更没任何标识。
陕西省无线电监测站检测报告显示:该设备名称为“小区短信群发器”,属于无线电发射设备,没有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不符合《无线电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该设备的发射频率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所使用的2G GSM业务同频,对其公众通信业务极易造成干扰,其性质属于非法设台。王某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2016年2月5日,渭滨区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王某依法予以批准逮捕。
编辑:曹静
上一篇:中航集团副总工:国家大飞机项目中陕西是核心区域 下一篇:电信诈骗作案手法翻新 各组织分头工作互不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