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咸阳新闻 > 正文

29岁咸阳小伙坚守川藏线4年 想家只能靠电话

咸阳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吕兰 2016-11-23 08:57:54
[摘要]2012年7月,家在咸阳礼泉的25岁小伙苟涛和9个老乡同事被中铁一局四公司派往川藏,和所有人一起打通雀儿山隧道。

\

  人物记

  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总离不开一些卓越思想与优秀灵魂的引领。咸阳,镶嵌在华夏历史之巅的明珠,历经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依然璀璨生辉。这光华来自汩汩渭水与绵绵黄土的滋养,来自这片天空下无以数计的大秦儿女们的辛劳与智慧,更缺少不了杰出思想和灵魂的感召。同样,他们中有人为了追寻自己的心中那一份梦想,执着地行走在路上,但无论身在何地,那颗心将一直牵挂着家乡和亲人。今年6月起,《华商报·今日咸阳》人物版已陆续推出咸阳籍或在咸阳工作生活的优秀人物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呈现他们坚强背后的酸甜苦辣。

  雀儿山矗立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沙鲁里山脉北段,山顶终年积雪,当地居民称之为“措拉”,意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而4年前,咸阳小伙苟涛就和同事们一起到这里对国道317改线雀儿山隧道施工。他们克服了高压缺氧、恶劣的气候和浓烈的思乡情绪,一直坚守在这里。

  条件艰苦

  去了三个月才住进宿舍

  经过317国道川藏北线主峰时,所有过往车辆必须翻越海拔6168米、垭口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因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此处常被为“川藏第一险”,曾是中国最危险的公路。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3年,雀儿山40余公里路段年累计发生交通事故371起,死亡68人。

  2012年7月,家在咸阳礼泉的25岁小伙苟涛和9个老乡同事被中铁一局四公司派往川藏,和所有人一起打通雀儿山隧道。坐了几天几夜的车后,映入在苟涛眼中的是一片荒凉,寒风凛冽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很多人都出现眼花耳鸣、头痛胸闷、心慌气短等高原反应。“紧接着就呼吸困难、嘴唇干紫,晚上也经常流鼻血。”苟涛说,在雀儿山没几天就有两个老乡忍受不了回去了。后来又不断有老乡返回,最后同来的加上苟涛就只剩3人。

  因为是夏季,白天紫外线虽然强烈,但天气还算正常。到了晚上就开启了狂风、暴雨“模式”。那时候职工宿舍还没有盖成,只能在洞口外搭帐篷睡觉。如果是暴雨的夜晚,帐篷里又潮又冷,根本无法入眠。苟涛刚来时经常值夜班,可到了白天,温度急剧升高,帐篷里闷热难耐,也休息不好。“基本上没怎么睡过觉。”也因此,刚来不到一个星期的苟涛突然开始发高烧。在这里发烧非常危险,极容易引起肺水肿。单位同事立刻开车,花了2个多小时才将他送到最近的德格县城输液。直到3个月以后,大家才搬进盖好的职工宿舍。

  这里气压值极低,水烧到七八十摄氏度就开了,煮饭只能用高压锅,蒸出来的米饭十分硬,让人难以下咽。“在这,我还是比较喜欢吃用高压锅做出来的面条。”苟涛说,常年都很少吃到蔬菜水果,饭桌上就只是青菜、白菜。他们喝水也很艰难,夏天还能好点,冬天河水结冰,只能破冰取水,但由于山路颠簸,一桶水拉回去就只剩半桶,每次都要往返好几趟才行。

  工作危险

  曾掉进冰河 躺石头上晒干

  雀儿山隧道建设项目所处位置为高原严寒地区,工地上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5%,很多工人在隧道里待半个小时就需要吸一次氧来缓解。苟涛最开始是技术员,测量放线在一线工作,基本上每次在隧道里要待2个小时左右。虽然在里面很难受,经常会胸闷气短,但他仍然坚持,尽量不吸氧。“吸氧也会有依赖性,在这里主要就是意志力。”苟涛说,自己现在大半年都不用吸氧。

  一次,为了完成一个方案,苟涛爬到海拔444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崖上,在长约800米,宽约200米的范围内做断面量测,确定斜井位置。因为山上有冰雪,当时他不小心脚下一滑,脚踝重重地磕在了锋利的岩石上,皮开肉绽。“还有一次施工的时候,掌子面突然涌水,当时如果大家跑得慢一点,情况就很难想象了。”苟涛说,由于山体空腔内会聚集地表水和地下水,里面有很大的水压,而他们施工开口就会造成这些有压力的水直接喷涌而出,同时隧道两边还会有垮塌的现象。刚开始施工的时候没有便道,苟涛在过河的还曾掉进过水里,因为都是雪水,寒冷刺骨,他只能躺在石头上等晒干了才能回去。

  “特别认真的一个人。”同事腾加亮说,自己跟苟涛是一起来到雀儿山的,“他在工作方面非常严肃,如果轮到他值夜班,就会一直守在隧道里面。”2014年,苟涛就从技术员升为技术主管,如今他已经是工程部长,负责一些工程量统计和技术联系方面的工作。“但在生活中,他就会恢复年轻人活泼性格,跟我们一起玩闹。”

  谈及未来

  对家人和未来的她有些愧疚

  11月10日,经过四年多雪域高原的艰苦奋战,川藏公路北线第一高海拔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贯通,“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将一去不返。

  15日上午,还在雀儿山上的苟涛给华商报记者传来他的照片,是一个阳光帅气的29岁大男孩。被问到4年来回过几次家,苟涛说,他们只能利用每年冬休的一个月假期探亲。“现在工程已经基本快结束了,今年春节前肯定能回去。”苟涛笑说,自己平时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如果实在太想家,就给母亲打个电话。

  在苟涛无数个想家的夜晚,母亲周罕希给了他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孩子也会打电话跟我抱怨,说那里太苦了,想回家。”虽然心里想念儿子,但周罕希仍在电话里耐心劝导,既然他选择了这项事业,就希望他能坚持下来。在母亲的眼中,他一直都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虽然她也听到过高原气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却从没有将自己的担心表露出来,因为她觉得人贵在坚持,何况儿子干的是有意义的事。而周罕希没有告诉苟涛的是,她一个人住在礼泉县城,经常因为想孩子而默默流泪。

  “觉得对家人挺愧疚的,尤其是对未来的‘她’。”苟涛说,自己目前还没有结婚,之前经人介绍,接触过几个女孩,但对方和家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后,都打了退堂鼓。“其实也没什么,毕竟深情不及久伴。”在苟涛看来,女孩子的确是需要生病时男友能直接敲门送来药品,而不是仅仅就只能打个电话。说到目前是否有正在进展的恋情,苟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说自己正在跟一个女孩相互了解,虽然同样不能陪伴在对方身边,但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和微信聊天。 华商报记者 吕兰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川藏线 坚守 想家 电话 雀儿山

上一篇:咸阳一村干部离奇身亡 曾被人拉至四地三次殴打 下一篇:咸阳一宋代公墓多埋葬儿童 或为疫情造成集体死亡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