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单亲妈妈29年培养重度脑瘫儿 如今北大毕业进哈佛

国内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刘苗 2017-05-19 06:36:32
[摘要]身边的人常说,我给了丁丁两次生命,我不否认他没有我就不会走到今天,但同样的,如果没有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我。我们母子俩就像一个“人”字,他是一撇,我是一捺,相互支撑,相伴相生,成就彼此。

\

\

  “身边的人常说,我给了丁丁两次生命,我不否认他没有我就不会走到今天,但同样的,如果没有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我。我们母子俩就像一个“人”字,他是一撇,我是一捺,相互支撑,相伴相生,成就彼此。”

  ■对话人物

  邹翃燕,1963年生,辽宁大连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对话背景

  1988年7月,25岁的邹翃燕生下儿子丁丁,因生产过程中宫内窒息,丁丁被诊断为脑瘫。尽管医生建议她“放弃”这个孩子,但她执意要将丁丁抚养长大。

  儿子十岁时,邹翃燕离婚了,她独自抚养丁丁。不幸中的万幸是,丁丁智力并未受损,在她精心陪伴下,丁丁学习成绩优异,2007年考入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进入北大国际法学院读研,2016年3月,已经工作一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将于今年5月25日毕业。

  邹翃燕和丁丁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引发热议。

  5月17日,邹翃燕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专访。由于要备考美国司法考试,丁丁抽不出时间接受采访,他表示,希望自己能争气一点,早点养活自己,也让妈妈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取名‘丁丁’

  希望他能留下声响”

  华商报:丁丁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含义吗?

  邹翃燕:第二个“丁”读作zheng(音同“争”),意思是成材的树木被砍倒时发出巨大声响,取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1988年7月18日,我生儿子时发生医疗事故,造成孩子宫内窒息。孩子出生后一连几天不会哭,也没有任何反应。我特别希望他通过努力,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离开的时候能为这世界留下点声响,所以取了这个名字。

  华商报:丁丁什么时候被诊断为脑瘫?都有什么症状?

  邹翃燕:孩子出生后医院连下5个病危通知,说孩子因宫内窒息,颅内出血压迫大脑,是重度脑瘫,但他太小不能做CT,不能确定影响的是大脑还是小脑,如果是大脑,影响智力,就是痴呆,如果是小脑,影响运动,就是瘫痪。医生一再劝我放弃。但出于一个妈妈的本能,我无法放弃。如果只是瘫痪,也许还能学个一技之长,我最害怕他是傻子,当时已经做了最坏打算,只要我在,就养他到底。7个月时,经过专家测试,丁丁的智力没问题,但脑瘫儿的其他症状显现无疑,比如流口水,脖子直立不起来,浑身发软等,他1岁手不会捏握,也坐不住,2岁才会站立,3岁才能扶着墙往前走,6岁才会跳。

  华商报:为了丁丁的康复,你都做了什么?

  邹翃燕:一开始我很怕他智力有问题,查了很多有关智力开发的文献,有文献提到语言刺激有助于智力发育,所以从孩子出院回家后,我就一直跟他说话,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我还在家里挂了五颜六色的气球,经常抱着他跟他讲:这是红色的,这是黄色的,就是想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所感知。这样做真的是有效果的,丁丁3个月时就能听懂我说话,比如我问他红气球是哪个,他就会用眼睛看,这让我特别欣慰。半岁后,我就带他到湖北省中医学院智力专科治疗,从小吃药比吃饭还多;3岁起开始做按摩治疗,一周三次,期间配合家庭按摩和其他肢体运动训练,坚持了3年多。每次孩子都疼得大哭,我就是再痛苦也要硬下心来坚持,因为不想给孩子留下遗憾。之前有很多人问我经验,我觉得我的经验很难被复制。因为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也不是每个妈妈都能这么有耐心并坚持下去,但一些做法可以推广,那就是一定要坚持。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脑瘫 北大 哈佛 单亲妈妈

上一篇:中国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 是全球首次稳定产气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