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价格先涨后降
可向卖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投诉
案例:市民赵女士去年“双11”当天在网上购买了一件标有“双11促销价格”的羽绒服,促销价为598元。“双11”过后,她发现衣服售价仍为598元,“双11促销价格”和平时并没区别,感觉上当受骗了。她还发现,她关注的一款女装平时售价200元,标示原价为300元,在“双11”前商家突然将原价标示为390元,活动为打五折,实际销售价格为195元,比平常售价只低5元,并未像促销宣传的那般优惠。
支招:近年,类似“假促销”或“假降价”的案例被曝光的很多,那么对于商家这样的小花招该如何防范应对呢?有购物经验的人,不仅会货比三家,还会在“双11”前一段时间就关注一些准备下手商品的价格等,或者在购物后“回头看”,与“双11”价格进行对比,确认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避免中了“假促销”的圈套而不自知。
维权:对于网店这种随意公布促销价有始无终的行为,国家工商总局此前发布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必须在网站显著位置并以显著方式实现公示网络集中促销的期限、方式、规则等信息。如果促销活动没有明确的起始时间和特定规则,消费者可以向卖家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