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人永远的味觉记忆 三秦美味就在炭市街

西安新闻 西安晚报 作者:王昕 2019-07-04 07:27:10
[摘要]当年的炭市街,是西安人夜生活的一个重要聚集点!如今的炭市街仍是西安水产、副食批发的一个集散地,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res23_attpic_brief.jpg

res27_attpic_brief.jpg

炭市街街景

         (原标题:西安人永远的味觉记忆)

         在西安曾经有这样的流行语:“吃有炭市街、穿有骡马市、用有康复路”。足以说明位于东大街中段的炭市街当年在西安人心中的地位。因为有著名的“炭市街副食品市场”,炭市街的名气变得越来越大。曾经在街口矗立的仿古门头下,熙来攘往的人们寻觅着美食的味道;一家挨一家的副食摊点前,留下了西安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时光荏苒,炭市街早已换了新貌,但藏在这里的味道却历久弥新,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据考证,炭市街最早形成于唐朝的西市,唐代白居易所作《卖炭翁》可考证,随后逐渐演变北迁至现在的位置。历经唐、宋、明朝代1400多年历史演变,作为历史名街名市的炭市街一直沿用至今。清代中叶,那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的炭市街只是一个堆放煤炭以供应满城的无名小巷,1927年得以拓宽。后因售卖煤炭,形成卖炭集市人们称为“炭市”。1954年由上兰乡公所定名为炭市街,沿用至今。1966年改名为利群街,1972年恢复炭市街名字。解放前开始,这里已由“炭市”慢慢朝水产、海鲜、干果零售市场演变。解放后渐成规模,摇身一变,炭市街成为基本和吃有关的副食品零售市场一条街。1978年炭市街由自然形成的露天马路市场逐渐发展成正规的副食品市场。

  过了端履门十字,来到东大街上的群光广场东侧就看到了炭市街牌子。进入这条长不足200米的街道才发现,炭市街早已从一座大棚市场变成了一条真正的街道。本以为这里和副食海鲜早已“绝缘”,但刚进入巷子口,一股浓烈的海鲜味扑面而来。走到炭市街中段,两侧一字排开的货车和摩托上不时可以看到白色的水产装运箱。路东侧,炭市街整体拆迁后建起的“华威水产市场”里一派忙碌场面。一家挨一家的商户门口堆满了各种干货、副食。负一层的水产市场内地面上到处都是积水,穿着胶鞋的店主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们早上4点就开门了,主要都是做批发生意,还行!”一位店主忙着手里的活,抽空和我们说了一句。

  炭市街的北头是街上最老的水产副食市场。据这里的商户介绍,这个市场已经有十多年了,是炭市街老市场拆迁以前就开始对外营业的。市场空间逼仄,一家挨一家的水产店铺里几乎都不足十平方米,龙虾、扇贝、梭子蟹等海鲜堆放在门口或者店铺里简易水缸里。这个老市场环境虽然和如今的海鲜超市无法相提并论,但人气却并不输。运货的平板车来来往往,讨价还价的声音也不时传入耳中……

  张伟在炭市街上做水产生意20多年,他开始就在大棚市场内卖海鲜,然后转移到这个市场,张伟说:“过去人们购物不方便,西安人想要买点高档的副食海鲜,一定得来炭市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炭市街有了两排露天水泥台板售货市场,售卖的商品种类也逐渐增多,那时候如果谁家想吃龙虾、螃蟹等,也只有在炭市街上才能买得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将露天水泥台市场改造为大棚室内门面市场。当年的生意甭提多红火了!炭市街市场白天经营海鲜副食,晚上变身成热闹的夜市,可以说是当年西安人夜生活的一个重要聚集点!”在许多老西安人的记忆里,一定会保留着1989年建起的炭市街口的那个仿古牌楼。金黄的屋檐,红色的柱子,金色的“炭市街副食品市场”几个字,曾经是西安人对于美食的集体遐想地。

  随着西安的发展,炭市街经历了它最繁盛的年代,也迎来了它退出绚烂都市舞台的时刻。 2008年炭市街副食品市场整体搬迁至西二环方欣水产副食品市场。炭市街曾经显赫的门头也被拆除。

  如今,炭市街仍是西安水产、副食批发的一个集散地,如同商户们的坚守一般,如今仍有一些城里的老西安人习惯到炭市街购买水产。他们在这里找到昔日炭市街的味道,找寻着老西安的记忆。浓烈的海鲜味将这里淹没,时光仿佛也回到了过去……

  永远的炭市街!永远的西安味觉记忆!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胡泽鹏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人 炭市街 水产

上一篇:西安男子一天内先醉驾后酒驾 十年内不得考取驾照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