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长安大学44岁老师患病去世 生前和母亲一起签订遗体捐献协议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狄祎婷 2020-11-03 06:56:04
[摘要]家中独子去世,孔维治84岁的母亲伤心不已,在众人的劝服下,才渐渐平复心情。

\

  11月2日,陕西中医药大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追悼会,大家前来送别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好青年孔维治,他成为咸阳遗体捐献第七例。

  自愿捐献遗体

  大家佩服不已

  孔维治1976年6月22日生于西安,自小在咸阳求学,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长安大学。参加工作后,孔维治检查出重疾脑瘤,手术后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今年10月31日凌晨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终年44岁。

  11月2日上午10时,冬日暖阳下,陕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园一角,在一块写有“大爱”的石碑前,孔维治的家属、同学、同事以及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长安大学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生代表等百余人怀着沉重的心情,为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好青年孔维治送行。

  “此刻我们的心情虽然是沉重的,但更多的是赞叹,是佩服,是对生命的敬畏!”孔维治好友和家属的致辞让现场的每一个人潸然泪下。

  家中独子去世,孔维治84岁的母亲伤心不已,在众人的劝服下,才渐渐平复心情。

  同学眼里的他:积极乐观 经常帮助他人

  据了解,孔维治1993年高中毕业,考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在校期间,他是同学眼中的好兄弟、好同学,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学习优秀,待人真诚,永远都是那个最阳光、最帅气的英俊少年。

  “大学期间,维治积极乐观,经常帮助他人,我们都很喜欢和他在一起聊生活、聊学习、聊人生感悟。”大学同学王翔说,孔维治经常说以后会多做一些对社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

  即使在病榻上,孔维治也总是豁达地告诉同学们:“我结实得很,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他总是想着做一些帮助朋友、帮助家人的事情,经常会冒出一些让大家吃惊的好点子。

  同事眼里的他:积极向上 很受学生欢迎

  1997年本科毕业后,孔维治就职于长安大学研究生院。工作期间,作为教育工作者,他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积极向上,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工。经常为学生们解答生活和学习的困惑,因为他亲和力十足,很受学生的欢迎。

  正值事业上升期,不幸却降临到他的头上。2008年,孔维治开始出现头疼、嗜睡加复视,后诊断为脑干区脑膜瘤,他在二炮总医院进行了伽马刀治疗。2011年7月,孔维治又因为头疼难忍接受了手术治疗。这次治疗解决了头疼问题,却带来了癫痫和偏瘫的困扰,直到去世。被癫痫困扰的孔维治,每天靠服用抗癫痫药维生。

  受邻居影响

  萌生捐献遗体的想法

  生病后,在咸阳国棉二厂生活区长期居住的孔维治,受到邻居张利国的帮助和影响。张利国曾荣获“中国好人”称号,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张利国在和孔维治交流中提到,自己和老父亲都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去年11月,张利国的父亲张春年老人去世后自愿捐献了遗体,成为咸阳遗体捐献第六例。

  孔维治了解到这些后,很受感动,也想帮助别人做点事情,但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实现,于是有了遗体捐献的想法。他的母亲也非常开通,同意了孔维治的这个想法。

  2019年12月24日,孔维治对自己的身体做了特殊的安排,他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自己可以为这个世界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更感人的是,他的母亲和他一起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

  无语良师

  医学生感谢你们

  “孔维治多次联系我们陕西中医药大学遗体捐献办公室,希望病逝后能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校,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陕西中医药大学遗体捐献办公室主任白小军说,这些捐献者能把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生的教育、研究,对于学校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孔维治老师,他生前是长安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他去世以后,首先把角膜捐献给陕西省红十字会眼库,随后又把遗体捐献给学校。这种无语良师,给学生们上了最美好的一课。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代表表示:“孔维治老师给我们医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尊重这些遗体捐献者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谢!他们是我们医学生第一次行医道路上的无语良师。” 华商报记者 狄祎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遗体捐献 眼角膜 大学老师

上一篇:西安上调工伤险待遇标准 调整范围和待遇标准公布 下一篇:2020版“西安火车站”来啦 改造后的第三候车室有了这些新变化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