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岂能让网络监督当主力?
据刘剑跃介绍,“从来没有村民反映过柴四清的任何问题。”繁峙县纪检委负责人也确认事发前没有接到过任何村民举报。
而在土岭村,十几名村民将记者团团围住,反映说因为柴四清贪污公款、私卖矿山,他们曾数次到忻州市委市政府、繁峙县委县政府上访,“都是一级推一级,市里推县里,县里推乡里,乡里说村里给解决,三番五次都没结果,村民们心都凉了。”龙宿沟村村民说,柴四清自己就有铲车、小轿车、面包车、皮卡四辆车,村口还开了一家饭店。
村民们说,没想到网络的一张帖子威力这么大。
“对柴四清违纪的处理效率之高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繁峙县纪检委工作人员称。从15日繁峙县委获悉网络出现偷拍照,到22日作出开除柴四清党籍、建议依法罢免职务的处理决定,前后历时仅7天。
从“周老虎”、“天价烟”到“替谁说话”、“经适房6连号”,网上曝光、网民热议、政府部门查处似乎已成为网络监督的固定流程。随着地方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网络舆情的愈加重视,查办的速度也“日新月异”。
“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监督政府的主要力量。”中央党校政法教研室副教授刘素华说,“网络的发展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经历程。通过网络这条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党和政府可以借助民众的力量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完善党员的纪律约束机制和司法惩戒机制。”
但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全国约60多万个行政村基层干部的监管,能仅仅指望网络曝光吗?
“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村支书兼任村主任、‘一肩挑’的比例要达到90%以上。”一位繁峙县政协委员说,“这是出于农村稳定、防止派系斗争考虑,但‘一肩挑’也使权力缺少监管,大权独揽。”
“农村‘三务公开’不到位;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吞集体财产的违纪违法问题等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山西省农廉办负责人称。
专家指出,理想状态的权力监督应当通过科学的体制建设,形成对权力合理的制约,最终让腐败失去生存的土壤。在现行体制中,各级纪委、司法系统乃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负有法律监督、组织监督、行政监督等职责,应成为反腐的主战场;而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则应在体制外起配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