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诗成
听说“打虎名人”傅德志要招邓玉娇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我开始以为当时是4月1号,后来确定不是;我又以为自己没睡醒,后来确定还不是。我彻底崩溃了。这世界也太疯狂了吧?
努力收回了点心神,敝人便和芸芸网民一道,开始“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一个中科院研究植物的博导,要招一个只有初中文化且据称有心智障碍的“抗暴女”为入室弟子,究竟是吃错了药,还是忘了吃药?网民A说,估计这是病人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咱就别掺和了吧!我没赞成:堂堂中科院不比菜市场,既然能给傅先生博导名号,当然对其心智已有把关。网民B说,这厮是想出名想炒作想疯了吧!我没赞成:人家去年经过拳打脚踢一番“打虎”,也算小有名气,用不着再靠恶搞出个臭名吧?而从网上“粪水与板砖齐飞”的招待来看,即便老傅想炒作,也想不通除了“炒焦”后被拍到沙滩上之外还能赚到什么?
网民C火了:你丫的到底什么立场,难不成是老傅派到人民群众中的潜伏者?我要向“人民”交代:我不是“余则成”,对老傅这个举动也猜不透。但猜不透后我换了换脑筋,试着“不惮以最好的善意”来揣度这件事,却发现或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让媒体嚷嚷的,好像他傅博导现在就要破格把这个“抗暴小英雄”弄成硕博研究生,这当然破坏了招录程序。但查了查原话,傅博导设计的是先把她弄到自己的实验室当助手勤工俭学,同时用3-4年为邓玉娇恶补高中、大学普通教育课程,进修学位课,然后用1-2年做硕士研究生论文,再用3年拿个博士学位。尽管这几级跳需要“邓同学”有超人精力,但逻辑上似乎还凑合说得通。如果邓玉娇能挖掘出超常的“学习力”,按部就班走下来,谁又说人家就注定不能当博士?至于 “程序”问题,植物所所长表态了,“研究生招生有严格的考试录取程序”,傅德志也说自己只是提出请求,“录取与否当然是单位说了算”——— 可见“单位把关”还是有的,老傅还不至于“不问程序一手遮天”。
看了另几句话,我越发有点“丧失立场”了。傅德志说,“邓玉娇不愿读书也就算了,就是来北京散散心旅游一趟顺便瞧瞧所谓的病也是好的”,“如果拒绝读书,自己可以给她介绍一些工作单位”。除了“现实”关照,傅德志似乎还“别有用心”:“让不让邓玉娇自由地到北京检查身体、学习、工作甚至散散心,也是检验邓玉娇是否真正获得自由的试金石”,而“邓玉娇的作用远远超过几个奥运会冠军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 后一句评价是不是过高可以争论,但得承认,字里行间对邓玉娇的关心还是很有温度的。
忽然冒出一个“坏坏”的想法:既然他老人家有此好心,咱们倒不妨就 “绑架”一下——— 只要邓玉娇本人不反对,就让老傅同志出面张罗一下邓玉娇的未来生活、工作,搭把手帮一帮,总归不会是油锅火坑才对吧?爱才心切也好,要出风头也罢,老傅同志为了一世英名也得卖力把这件事情弄好。如果邓玉娇能到个安全地方找个工作受点教育,哪怕以后没那造化上不了什么劳什子 “硕博”,也会受益终身。至于各种阴谋论,相信有举国网民众目睽睽的监督,有中科院对于招录规则的恪守,估计他老傅也鼓捣不出什么太出格的事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