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逯军,一个李俊虎,2人在风头浪尖上一个“口误”道破天机:最近的有些官员对媒体非常愤怒!
一个逯军,一个李俊虎,2人在风头浪尖上一个“口误”道破天机:最近的有些官员对媒体非常愤怒!可以想象任何一个由理智的人都不会如此说话:一句话就断送了政治生涯——人民网即使不算什么,但是巨大的舆论也足以把官衔没收了。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出此番言论。
关键不在于此番言论有多么劲爆:替党说话也好,替老百姓说话也好,人民网算个屁也好——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处理这些“丑闻”的方式的意义总是大于我们拿这些官员开涮罢官免职骂骂咧咧要好。
关键在于媒体对于这些官员的曝光,以及事后的免职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国家“民主”吗?说明我们国家人民力量强大,舆论主持公道吗?其实什么都没法说明——因为在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媒体崇尚的是言论自由,官员说什么话是他的个人意见,假如人民对此不满,可以用合法的程序把他选下去,而不是“一曝光就死”。假如某一个官员因为说错一句话而立马官衔被没收,那么这个社会就无异于“文字狱”,还有谁敢说话?
当然,当年的文字狱和如今的性质并不全然一样。当年是限制自由言论,现在是对几个言论不端的官员说的话咬文嚼字,猛追不舍——但是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便是:再也没有敢说话的人了,官员们将更加“假大空”,话说得“又红又专”,实际做为(无论真的又红又专还是假的)都将在这样的言论下面深藏不露。
我们明白,舆论现在谴责的是官员们的“假”,愤怒的是当官的冠冕堂皇却在那里用权力换取自己的私利;但是假如我们真的就因为当官的一句话,就口诛笔伐,把他他们拖下场去,那么我们的“透明政府”的目标其实会更加遥远,我们与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其实是背道而驰的。
说回来,那么是不是这个两难的境地无法解决了:我们把官衔没收了,会让他们伪装得更好;我们对他们的“言论”视而不见,却又分明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犀利的记者们会一问到底,问得你抓狂;总有一些心虚的官员,一急就开始语无伦次拿自己的乌纱帽砸人。事发之后各大媒体对此番雷人语录的“穷追猛打”当然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媒体不可充当评判者的角色:媒体的舆论分寸是一个媒体是否有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你可以给别人说话的自由,但是你自己一定要记住你的意见领袖,你的意见将左右很多信息获得不完全的看客。
但是问题的症结当然不在与此。问题症结还是在于官员们自身的作风。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想大抵容易发怒的官员,也许都是做过亏心事的。也许说“你和党站在一起还是和百姓站在一起”的官员真的不和“老百姓”站在一起;说“人民网算什么”的官员真地不和舆论站在一起。但是那些都是腐败堕落的官员,罚之,可以;然而有责任的媒体和评论员切莫因为这些官员不和媒体站在一起,而对整个官场开战——任何“战争”的代价都是两败俱伤。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官员雷人语录”这个现象。不可众云亦云,在批评失去理智的官员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