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土地成本最低14.33%
北京作为房地产市场重镇,此次调查中涉及了21个房地产项目。其中,珠江奥古斯塔城邦2007年通过招标方式获得土地的楼面地价为1720元/平方米,而开盘平均售价为12000元/平方米,地价房价比为14.33%。这在21个项目中为最低。
在北京21个楼盘中,地价房价比低于20%的有9个,位于20%~30%之间的有6个,位于30%~40%之间的有4个。
上海也有6个项目进入了此次调查,地价房价比最低15.19%,最高为31.95%。
旨在“消除争论”
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和“地王”频出,让地价房价之争继2005年后再度兴起。开发商声称地价推高房价,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供应。而国土部门则反驳认为,土地供应充足,是开发商的房价看涨预期带动了地价上扬。
在今年6月下旬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为应答“保护耕地是否推高房价”的提问,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曾将此项调查的结论公之于众。
鹿心社当时称,地价占房价比美国是28%,英国是25%~38%,韩国是50%~65%,日本是60%~75%,国内23.2%的水平远低于邻国。
鹿心社由此认为,从我国的地价水平看,说保18亿亩耕地红线推涨了房价,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
但这个结论出炉后,业界围绕地价房价的争论反而更趋激烈。尤其是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动辄出现楼面地价超过1.5万元/平方米的“地王”,“若按23.2%的比例计算,岂不是预期房价要达到6万元/平方米以上?”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以“越描越黑”为题的文章中称,如果按全国平均房价4000元/平方米,平均地价23.2%的初始成本计,购买土地时有契约税、未建成之前有土地使用税、购买土地有建设期的资金成本,还有不少于5%的不可销售面积的地价分摊,再加上土地增值税,这个比例大约就超过了35%。
单纯一个结论不足以平息争论,成为国土部此次公布620个楼盘全部地价数据的大背景。
“地价在房价中到底占据了多大的比例,一直以来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一直认为将实际的数据和情况摆出来,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让社会了解相关信息,是回答疑问消除争论的最好方法。”国土部昨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