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遏制酒后驾驶 用猛药快治能长效吗?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声在线  2009-08-17 13:28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15日起,公安部将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

  这“四个一律”,均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定处罚上限。按照公安部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是“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2个月的猛药快治,相信能够让那些习惯酒后驾车的冒失鬼“触电”,同时能够起到阻遏醉驾行为的威慑作用。对此,公众没有理由不拥护这种整治性的执法行动。

  但是,猛药快治的执法运动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没有常态化的严格执法跟进,猛药快治的效果就是暂时的,醉驾行为也会在各地故态复萌。果如此,这两个月搭起来的“高压线”很快就会为一些胆大妄为而又抱持侥幸心理的的司机所破解。一个侥幸的醉驾者,就能起到弥漫式的感染效应,颠覆整治活动的执法成果。

  既然有法可依,要让司机们有法必依,就要求执法者执法必严,使司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违法必究的代价。因此,日常化的执法必严才是消弭醉驾行为最有效的法治良药。可见,治醉驾的关键是执法者的素质,考验的是执法者的耐心和恒心。如果说两个月的专项行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常态化的严格执法则是一直做好事。众所周知,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执法者治理醉驾,无论公众所求还是法治职责,都要求执法者一直处于严格执法的“好”状态。对此,执法者们准备好了吗?

  成熟法治社会的经验表明,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全社会的法治质量。其实不必列举西方国家治醉驾的执法范例,即以北京和上海为例,由于两地警察执法水平较高,对于酒后驾车、醉驾等违规行为严格依法处理,这两地的两类违章行为就比其他地方要少。相反,在其他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即使警察查到酒后驾车和醉驾者,往往也能通过熟人关系通融解决。更重要的是,很多醉驾者,很多都是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警察也习惯酒后驾车,并将之视作法外特权。

  故而,街道上驰骋的醉驾者越多,越反讽出执法者的水平不堪。这种不堪既表现在常态执法上的疏懒和不作为,也体现在执法者因私废公甚至以身试法方面。总之,即使有严苛的法制规范,若无严格的执法风范,治醉驾就是一句空话。

  人们并不指望所有的司机都不酒后驾车和醉驾,因为那是不现实的。只要有酒精,只要有头脑发热的司机,醉驾的冲动是难以遏之的。而这,也是社会生态多维化和复杂化的体现和人性多元化的写照。但是,人们相信,靠执法者的公共他律手段,能够将醉驾者的私人冲动降至可控的低点,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交通安全。

  在现有的多元社会情境下,公众从来都不怀疑执法部门强大的动员能力,但是对于暴风骤雨式的运动执法并不十分满意。因为人们希望执法者的执行力和法治素养能够发挥长效作用,缓释于庸常点滴的生活空间,成为涵养公民社会和提升公民素质的催化剂,让违法失范行为悄然消弭。

  治醉驾,执法者除了严格执法的“四个一律”;还要有长效监管的“四个心”----耐心、恒心、信心和自律慎独的决心。

  相关新闻:

  公安部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 各地严查酒驾

  来源:中广网 作者:张莹 周羽 马松林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43分报道,公安部近日在全国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醉酒驾驶人员一律要拘留15天,各地纷纷展开行动,严查酒后驾驶。

  北京:餐饮娱乐地区全天候监控

  依照公安部的部署,全国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北京餐饮娱乐地区将受到全天候监控,一经发现酒驾司机,将“快事快办,不留情面”。交管人员表示目前驾驶员仍存在侥幸心里:“从刚才的情况来看啊,驾驶员自觉遵章守法的意识啊还是比较薄弱侥幸心里比较多。”

  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北京市已发生酒后亡人交通事故87起,103人死亡。面对如此可观的数据,许多车主对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活动表示理解,一位车主对记者说:“喝酒驾车非常的危险,应该重查。”

  郑州:从领导到民警一律关闭手机防止说情

  集中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活动当中,从领导到参与整治的民警一律关闭手机,主要防止说情。郑州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史根宽告诉记者,今后两个月,郑州市交警部门将一改以往行动中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而是每天都派出警力上路查处。同时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将陆续开展:“宣传酒后驾驶给社会、给本人、给家庭可能会带来的严重的危害,宣传怎样预防酒后驾驶。”

  另外,交警要从自身做起,对于酒后驾驶行为不管任何人都要严惩。郑州市交警支队政委程合新说:“对任何查处的酒后驾驶,无论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支队各级领导和全体民警不得为酒后驾车违法者说情,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交警执法。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和追究责任。”

  广东: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1162起

  广东广州、佛山、东莞等各个城市昨天开始全面严查醉酒驾驶,广州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昨天在新港西路上就看到查车的交警,我看到交警拿测酒精的东西查司机,好像看到开车不正常的,比如说开得弯弯曲曲的,或者车灯打得不正常的,都拦下来监测。”

  据初步统计,广东省交警部门共出动8000警力,设下563个固定和流动执勤点,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1162起,醉酒驾驶78宗,78名司机被拘留。交管部门表示,专项整治期间,交警将每晚不定点抽查醉酒驾驶。一旦发现公务员酒后驾车,将直接抄送当地纪委,情况严重的将通过媒体进行实名的曝光。

 [1] [2] [3] 下一页
 
 编辑:周云 来源:华声在线  2009-08-17 13:28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