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病急乱投医 网瘾少年到底成了谁的摇钱树?
http://news.hsw.cn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2009-08-23 23:01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病急乱投医,家长孩子皆成摇钱树

  就在戒除网瘾成为网瘾少年们一个噩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网瘾戒除机构仍在扩大市场,而无能为力的家长们仍然很容易“病急乱投医”。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人看到了,戒除网瘾是个能谋取暴利的机遇。

  在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的网瘾戒治中心的门前一个治安亭里,正在接受治疗的网瘾青少年的这位家长,这样介绍了医院的收费情况。

  家长:“一个月六千块钱,不算生活费。”

  一个月的治疗费用为6000元,而在这6000元的治疗费中除了电击,就是吃药。

  小雪的母亲:“这我就感到很纳闷,我说孩子都是正常孩子,干吗要用药物来治疗?”

  更让这些家长感到纳闷的是医院所用的这些药,不告之药物名称,更没有价格明细。据业内人士介绍,治疗所用的这些药物,价格都不是很高,而一般医院对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每天的价格在30至50元之间。记者按照临沂网戒中心宣传中所提到的已经治愈的3000名孩子为基数,以每个孩子每月6000元,按照每个疗程四个半月计算,每个孩子的收费为2万7千元,而这家网戒中心,这几年仅收取的治疗费用就达8千1百万元。按照网戒中心的规定,孩子在治疗期间,必须有家长陪伴。小雪的母亲告诉记者,除了每月6000元的治疗费用,网戒中心还制定了家长违反规定就要加圈罚钱,擅自对家长罚款。

  小雪的母亲:“孩子有孩子的圈,家长有家长的圈,规定了很多的制度。”

  在临沂,有关网戒中心擅自对家长加圈罚款的说法,记者从这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家长口里得到了证实。

  记者:“你们现在还画圈吗?”

  家长:“画圈。我今天在这里值班,我离开岗位以后要对我画圈,画圈一个圈就是十块钱,交钱。”

  就这样,在小雪4个月的治疗期间,小雪的母亲领到了100多个圈。

  小雪的母亲:“算下来可能有两千来块钱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瘾孩子在网戒机构巨额的治疗费用,以及家长的陪护费用,往返交通费,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难以承受。

  记者:“你对(网戒机构)高收费怎么看?”

  家长:“它就是一种暴利,就是一种暴利。”

  暴力暴利,皆因监管缺失

  中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网民数量高达3.3亿,据了解,我国网瘾青少年已经从当初的400万增加到1300多万,这对于形形色色的戒瘾机构是个庞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上的治疗费用也千差万别,少则每月几千元,多则上万元,那么每个孩子治疗网瘾到底需要多少成本呢?记者在济南市的一家戒网学校进行了调查。

  画面上的场景是记者在济南市所拍摄到的,在这里,这群人擒敌拳、军体拳打得虎虎生风,操场上集体游戏不断传出一阵阵笑声,你一定是以为到了一个部队的训练场,其实这是一所网瘾康复学校,镜头里的这些孩子,都曾经深陷网瘾的泥潭难以自拔。

  学员:“(以前)总在外面上网,总不吃饭,身体挺弱的,跑步都跑不动。”

  学员:“我在这很快乐。”

  从这些孩子的笑脸上,以及他们轻松的话语中,你感到的是没有压抑。

  学员:“现在感觉挺高兴的,跟这里的兄弟们在一块生活挺好的。”

  在这里,记者抓拍到了一组孩子的家长来探望孩子的画面。

  家长:“原来体质够差的,现在够壮了。”

  记者:“多长时间没看孩子了?”

  家长:“3个月了。”

  记者:“你看到了怎样的感觉?”

  家长:“感觉懂事了,身体也壮了,就是黑点了。”

  这家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立、自信、自强是他们的戒除网瘾的宗旨。而有网瘾的孩子只是一种行为的问题,绝不能把他们当病人看待。

  山东网康教育培训学校负责人翟振杰:“孩子一来学校以后,我们就对他进行科学的分类,我们1300多个孩子的实践证明,98%的属于单纯性网瘾问题。”

  翟振杰还告诉记者,他们每个学员每月的收费为4800元,是全国最低的,他这样为记者算了学校每月为每个学员的支出。每个学员的伙食费为750元,心里咨询费1200元,50个教师工资平均到每个孩子上为1000元,住宿水电费为1200元,外出拓展训练费150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网瘾治疗机构多数是挂靠在医院、学校、工商管理部门的咨询培训机构。缺乏监管部门,网瘾程度的鉴定、治疗效果的鉴定,收费金额,治疗方法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是造成目前暴力戒网瘾,治疗单位谋取巨额利润的原因所在。

  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专家陶宏开:“这必须要有个统一管理,不能这样混乱下去了。他们各行其是,利用这些家长病急乱投医、挽救孩子这种心态高收费。”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郝向宏认为,治疗网瘾,不仅仅只是依赖网瘾戒治机构,也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国家的公共财政要有一部分向青少年网络成瘾救治方面投入,这样来把家庭的负担在有限的条件下降低一些。”

  半小时观察:以有效监管手段挽救网瘾孩子

  实际上,这些年对于网瘾以及网瘾治疗,理论界一直有很大争议,有人把网瘾看作是和毒瘾一样危害深远的洪水猛兽,也有专家认为网瘾成因复杂,大多数只是种心理疾病,不必过于紧张。在这些最基本的判断上尚存分歧,对网瘾的治疗更是说法不一,有怎样的诊断标准?怎样才能对症下药?谁有资格对“网瘾”患者进行治疗?专家们争论不休,家长们焦头烂额,而一些善于发现市场的机构和个人倒是看到了其中浑水摸鱼的机会,先行一步了。

  这些打着学校、医院甚至公益组织旗号戒除网瘾的地方,既不是医疗机构,也不是教育机构,它们一方面来历不明,身份模糊,但另一方面,又好像谁也管不了它们,成了一个灰色的地带。这种四不像、三不管的真空环境,正好给了它们大肆敛财的机会,至于粗暴、强硬的所谓戒除方法到底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创伤?这些机构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甚至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它们还会对孩子变本加厉,以求让进退两难的家长们尽快看到疗效。

  现在看来网瘾是否存在,已经不是重点,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对已成规模的戒网瘾机构进行严格清查,它们究竟有没有相关的资质?他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所谓专家?它们摧残青少年的行为,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有关部门在监管上必须拿出手段,有所作为,才能防止一幕幕悲剧继续上演。

  对少数沉迷于网瘾的孩子,社会当然需要伸出援手,付出爱心。但这些救治行为应该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之上,而不能由一些拿着电棒和针筒的商业机构来代劳。救救孩子是社会的义务,不是捞钱的借口。主编:马洪涛         编导:胡长春  摄像:张明 毛云李

 
 编辑:李斌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2009-08-23 23:01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广西警方通报"网瘾少年"死因 身体多处挫伤致死   09-08-19 10:00
·广西南宁通报称“网瘾少年”系被教官打死   09-08-19 04:14
·网瘾诊治标准可能年内出台   09-08-18 15:57
·男孩捡废铁筹上网费 母亲求助社会能帮儿戒网瘾   09-08-16 09:05
·心理学家谈网瘾治疗:别让孩子成治疗“小白鼠”   09-08-10 17:2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