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民进党邀达赖访台被指借救灾操弄政治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09-08-27 17:4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华网台北8月27日电(记者陈键兴)台湾南部7个民进党执政县市的县市长日前邀请达赖喇嘛于月底赴台,台湾当局随后对此表示同意,这在岛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各界人士和媒体纷纷指出,南台湾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救灾和灾后重建是当务之急,民进党却借机蓄意挑动两岸关系敏感的政治神经,其为一党之私操弄政治的企图昭然若揭。

  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27日表示,民进党完全是利用水灾进行政治算计,是趁当局忙于救灾之际,发动政治突袭。民进党的目的就是,如果当局拒绝达赖来台,民进党就可以藉此批评当局,落井下石;若当局同意,民进党也会企图引起大陆方面的反弹,如果大陆方面因此停止后续赈灾行动,民进党又可以攻击大陆不顾人道。

  他说,台湾也有许多佛教界大师,获得民众的尊敬程度绝对不会亚于达赖,但民进党会在这种时候想到利用达赖,令人怀疑民进党是否全心全力在救灾,竟在灾民处于困境时,还在思考如何进行蓝绿斗争,制造两岸冲突。相信两岸、达赖都有智慧,不会受民进党的操弄,“达赖本身应该也会有所克制”。

  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吴育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发生这么大的灾难,民进党不要借题“搞‘台独’、搞‘藏独’、搞意识形态、搞两岸对立”。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在个人博客撰文说:“这时民进党抛出这个议题,感觉就是在表演与做秀。”民进党是企图“拿着修行和‘抚慰心灵’的借口来达到政治操作之目的”,其“破坏两岸和谐的心态,路人皆知”。

  台湾知名学者邵宗海在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民进党刻意高调提出邀访达赖,政治操作的意图非常明显,主要目的是要借此对马英九施压,从而在政治上获利,并附带在国际上制造议题。他认为,达赖喇嘛来台,无论是只参与宗教活动或是还涉及政治活动,都将对当前良性发展的两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台湾《工商时报》题为“重建家园才是要务”的新闻分析指出,民进党是“以宗教为名祭出政治手段”,“选在灾民最需心灵抚慰的时点投下可能影响两岸关系的震撼弹”。文章说:“已经失去家园而痛心疾首的灾民以及千千万万付出爱心的民众,只希望能尽速重建家园,让台湾再度看到希望和活力,不料,看到的却是政治恶斗。”

  《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湾南部7个县市的民进党籍县市长串联邀请达赖“来台祈福”,表面看似符合人道精神,骨子里却是高度的政治性动作,更牵动敏感的两岸关系。文章说:“八八水灾,是否要邀达赖来台安慰民心,从台湾民众的宗教信仰或实际需求,都没有迫切性。南部县市长此时此议,动机昭然若揭。”

  台湾网民也纷纷对民进党此举予以抨击。一位署名timmy的网民说:“对于大陆,台湾有些人‘反统战’竟然到了反人道的地步,但对于邀达赖喇嘛访台,却有人说成是‘基于人道与宗教的考量’。真是天灾过后,人祸不断!”一位来自灾区屏东的网民说:“民进党只着眼在这个时刻继续捞政治本钱,为年底的选举搞小动作。这样的政治操弄,给救灾和灾后重建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编辑:梁铮 来源:新华网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台当局同意达赖赴台湾为水灾灾民祈福   09-08-27 14:56
·民进党叫嚣邀达赖赴台“慰问” 国民党高层怒批   09-08-27 09:04
·台官方决策逆转 批准达赖赴台访问   09-08-27 08:54
·瑞士政府10年来首次决定不正式接见达赖   09-08-04 14:3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