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报滚动报道
庆祝国庆60周年老照片征集:地震后青木川的老乡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9-02 23: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这是我在青木川老街上那对老夫妇家里为他们拍下的地震前的室内照。土墙上贴满了各种热闹的画片,家里还生着火炉,他们的早点很地道很讲究营养,是典型的陕南人家。

  下面这篇小文是我在地地震后写的,说明当时的情形。我一直惦记着他们。

  青木川的老乡,你们还好吗?

  我是在今年清明节去的青木川。那个清新秀美的小镇从此令我难忘。

  谁知一个月后,那个宁静平和、与世隔绝的小镇就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了损坏。我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救灾抗震忙碌工作之余,惟对那个小镇怀着更多的挂念,仿佛那里有自己的亲人。

  在我去过众多古镇中,青木川是最让我难忘的地方,它的回龙场老街算不得长,古迹也算不得多,个把小时就能转个遍,为何它让去过人回味深长?是那里淳朴的民风和亲切的乡音,从前三省交界的繁华与喧嚣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变而沉寂,而从前的富庶、重文重商却积累成有形无形财富,加之当地闲适的生活习俗,赋予给古镇的居民的一种从容、知礼,达观淡定的气质,那种与传统脉脉相承的联系,是古镇最令人回味的东西。

  那天一大清早,旅游人群经风雨桥头热闹的早市进入古镇,熙熙攘攘之间,几辆小轿车挡住了卖山货小菜的山民摊位,外来人一时反客为主,可看那夹在车缝中的山民仍是笑喝喝地守在山货前,一点愠怒之色也不曾有;坐在杂货摊前打问从前的洪盛昌洋货痁的兴衰,小贩幽默地背诵起大跃进时,洋货店变粮库、办大食堂的荒唐:“一进食堂门,稀饭一大盆。四面起波浪,中间照见人”;走进旧日的烟馆大院,临时年青租户忙放下饭碗,一一指点我们细看雕花门扇的精美;还有蹲坐街头吃早饭的爸爸哄劝腼腆的小女儿抬头配合游客拍照;窄巷里挑桶的农妇,见端着相机的游客就欲退让,反令采风人羞惭;烧酒作坊的师傅把着手教我们在蒸釜上浇洒醒酒液,体会一下土酒出锅前的愉悦;行走在静谧安祥的青石板古街,时时使人感到温馨亲切。

  无意中我走进老街东头一户人家,屋内墙上贴满报纸和招贴画,长沙发上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正围着炉子吃饭,好一幅现成的老镇人家画面,我请求给他们拍张照片,他们微笑着让我拍,之后热情地让我坐下,我推说外面还有一位同伴,不想过多打扰他们用餐,他们却直说快让进来,待我们一坐下,老俩口就让着我们品尝他们的早餐,我们先吃了夹着碎核桃和花椒末的花卷、老婆婆又递上菜包,还拿来筷子让我们就着香椿炒鸡蛋、炒豆干一起吃,盛情难却,过客一下子成了坐客、吃客,我赶快从背包里找出可资留念的小礼品,老婆婆一看,说也要送我刚刚采摘的茶叶,我们赶快推却,说不能吃了再拿,老婆婆不由分说拉着就上了阁楼,那上面有一方小天井,摊晒着新摘的茶叶,我说抓一把泡杯茶就行,老婆婆不听,给我掌中一把把地堆放着,最后装了一个小袋让我带上。由于要赶团队集合,我们匆匆告别了老夫妇,想着照片回头可以寄给镇上的徐种德老人转交。

  哪想一个月后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打乱我们的正常生活,骚乱之余,我们不由地将关切的目光时时投放在青木川古镇,上网查找最新情况,起初由于路距远,救灾物资送到这个宁强边角小镇所剩不多,每户只能分得一米多棚布,我们十分担忧,报怨组织工作不利;后来得知震后镇上的居民都集中在辅仁中学所在平坝上搭建的棚子暂住,心里稍觉好受。看着照片上老俩口悠然安祥的笑容,我们不断地根据情势分析:老俩口是投奔女儿去了,还是坚守青木川,哪样对他们更有利些?参加单位捐款后,我还另托赴汉中前线指挥部的同事带着老夫妇照片去实地寻找送慰问金,可惜没能办到。每有灾区回来的人,我就打问那里盖房情况,几次余震是不是会再次毁了他们的家园,善款是如何用的?听说宁强目前是只拆不盖,今后要按规划科学建设,方才放心。

  这次大地震中全国人民纷纷奉献爱心,记得有位参与者说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牵挂着具体的某个灾区亲人,一个村庄,那我们珍爱生命、爱国、爱家的思念就会更加真切具体,就更能与灾区息息相关,而灾区就会没有盲点,全部的小爱相加就是全民族对灾区大爱所在(大意如此),我深以为然。我不是富商大款,也没有那样的博爱能力,在我行走的旅途,青木川的古侠余韵、沧桑纯朴曾令我欣喜,青木川老乡们的朴实善良更是长久地温暖舒缓着都市中人的浮躁与肤浅,让我静思何为人生的幸福与安宁,在余震不断发生的当前,我更深深地挂念古镇上的老乡们,尤其是那老夫妇可否安好?而古镇的重建更让我关切,遥遥地向青木川致意问好。我会再走青木川。

  2008年6月

  于健惠(省工信厅)

  地址:西安新城省府前大楼4-85号

  邮编:710004 电话:87291863办 QQ:501877262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老照片的故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09-08-31 04:23
·庆祝国庆60周年老照片征集:回顾母亲一生(组图)   09-08-30 23:29
·庆祝国庆60周年老照片征集:偶遇三毛(组图)   09-08-30 23:29
·庆祝国庆60周年老照片征集(组图)   09-08-30 23:2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