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唐登杰:以世博会为契机 推动沪台合作再上新台阶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台湾网  2009-09-10 16:1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资料图片)

  中国台湾网9月8日上海消息“台北是我的家乡,上海是我的家!”这是当下很多在沪台胞的心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关于上海的想象在台湾就已从务虚的话题转换成了实作的投资浪潮。“如果不想受shanghai(伤害),就请赶快去Shanghai(上海)”是当时台胞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如今,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更让上海与台湾的合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也为今后沪台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国庆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台湾网记者专访了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为两岸网友介绍沪台交流二十年走过的历程,台商在沪生活投资的真实情况以及台胞参与世博会的最新讯息。

  记者:说到上海,台湾的朋友们都感到近十年来台湾同胞在上海投资、兴业、求学、生活十分红火,在台湾形成了一股“上海热”,您能给我们广大网民介绍一下形成这种氛围的原因吗?

  唐登杰:好的。其实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两层原因: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气候;二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展现出了和平发展的前景。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可喜局面,是与中国大陆逐步走向富强分不开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陆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命运,也为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上海与台湾的交流往来也日益频繁。

   记者:上海与台湾之间的大规模交流是什么时间开始的?您能介绍一下沪台交流交往所走过的历程吗?

  唐登杰: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到台湾当局1987年11月2日开放大陆老兵回乡探亲,经历了8年之久。有人以为两岸交流是从这以后开始的,其实不然。在上海来说,最早与台湾开展交往的是渔民。上海的长江口外,经常有大批台湾渔轮捕鱼作业,渔民们得知大陆对台湾释放的善意后,经常进上海港避风、治病和补给、修船。有一年上海港一下子进来了两百多艘台湾渔轮。为了接待台湾渔民,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接待站。

  上海与台湾有很深的渊源关系,60年前,许多军人、商人和要员、知名人士都是从上海去台湾的。他们对上海很有感情,回到上海,有故地重游的感觉。另外,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工商业大都市,地理上与台湾很近,直线距离只有680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沪台两地经贸和民间交往就十分活跃。九十年代后,上海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活跃的市场吸引了更多台商到上海投资创业。近年来,上海的稳定、进步、发展的态势与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台湾同胞投资、经商、就学、置业最为集聚的区域。目前,长期在上海居住的台湾同胞已有30万之众。从上海口岸进出的台胞人数也不断攀升,1988年的入出境人数是6万人次,2002年首次超过100万人次。2008年开始,每年都超过150万人次。

  记者:20多年来,沪台交流交往主要呈现出哪些特点?

  唐登杰:因为上海具有海派文化、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等地区特点,所以沪台之间的交流具有开创性强、参与人多、覆盖面广的特点。许多交流活动在两岸关系史上开了先河,从1988年第一艘搭载台湾乡亲赴大陆探亲的“探亲船”抵沪到 “汪辜会晤”在沪举行;从台商春节包机在沪首航,到上海与台北举行城市论坛;以及中共上海市委与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开展党际交流等等。据统计,1988年至2008年,上海与台湾的交流项目累计已达18230项,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上海口岸台胞入出境总数达1442万人次之多。

   记者:这些年来,台商到上海投资也很红火,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唐登杰:好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大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国际性城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特别是1990年浦东开发以后,上海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而这一时期的台湾岛内生产成本上升,竞争能力下降,许多台商在两岸交流中看到了大陆巨大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看到了上海在长三角乃至整个大陆的经济地位,于是把上海作为投资创业的首选地之一。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累计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到7504项,合同台资220.74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92项。

  台商早期来投资的项目,基本上是纺织、食品、水泥、化工、自行车和消费、电子等传统产业。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台商的投资方向和领域也有了很大的调整。总体来看,台商在上海投资具有领域广泛、重点逐步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化、制造业中电子资讯产业比重明显增加、企业总部呈现集聚态势、投资成功率高等特点。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