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记者张瑾)我市计划投入150万元,通过创业、设立便民服务点等五种形式,对残疾人展开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实现自力更生。
形式一:“残疾人创业行动”
将以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及社区提供岗位为主,帮助残疾人开办小商店、小饭店、小书店、小维修店、小理发店、小复印店、小照相馆等。我市将为每名残疾人补贴1000元,用于创业流动资金。并争取以此帮助2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
形式二:“残疾人便民服务点”
将对于不具备创业条件的残疾人,鼓励其选择与市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修鞋、修伞、配钥匙、补衣服、修钢笔、修自行车等项目从事便民服务点经营。我市将为每名残疾人补贴1000元,用于便民服务点标志牌制作和使用工具的购置。争取在城九区扶助100名残疾人从业。
形式三:“盲人按摩服务点”
将资助有按摩资格证的盲人,利用掌握的一技之长,在社区、家庭开办按摩点实现自主就业。我市将为每名盲人补贴2000元,用于购置按摩床等设备。并争取在城九区扶持30名盲人自主就业。
形式四:“自强绿色行动”
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农村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活动。我市将为每名残疾人补贴1000元,用于购买种子、苗木、牲畜等。并争取在除城三区以外的区县,扶助1000名农村残疾人。
形式五:“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帮助残疾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实现就业,并做好产品、项目、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争取在年内建成15个,并为每个基地根据规模大小补贴10000~20000元。
西安首个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挂牌
本报讯(记者张瑾)昨日,我市首个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在阎良区正式挂牌,年内我市将建成15个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家住阎良区井家村的张子恒老汉,因为左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昨日,他从我市养殖基地免费领到了猪仔,带回家中饲养。基地还会定期为他们教授养殖技术,并提供优质饲料,等到4个月成猪出栏后,每头猪即可为残疾人农户带来千元左右的收入。
据了解,我市将争取年内在13个区县各建立一个就业扶贫基地,此外,市本级还将针对城镇和农村各建设1个就业扶贫基地,共15个。其中位于城市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将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在10人~30人以上,并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无障碍设施、方便食宿等;在农村,这些基地种植面积需达到10亩以上、或养殖牲50头、畜100头、禽1000只以上,并辐射、带动残疾人在10人~30人以上,为残疾人提供技术培训。每个基地根据规模大小,财政将补贴10000~20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