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 刚刚熬出头开始幸福生活
晓菁生前在青岛丰合物业公司工作,这次一起陪同晓菁亲属的还有公司的李经理和她的一位同事。陪同了一天的李经理的眼睛也红肿着,她伤心地告诉我们:“晓菁来我们公司都十年了,整整十年啊,工作兢兢业业,现在已经是我们一个部门的经理了,而且也是我们的重点培养对象,多次被派到北京和深圳去参加培训。她跟同事的关系都很好,今天就在她出事的地点,我们同事还送去了花圈和鲜花。真的不能接受她就这样去了。我们老总在北京开会,都没敢跟他说,老总非常器重晓菁,而且他身体不好。”可是,就在记者采访中,李经理接到了他们总经理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虽然不知道电话中的谈话内容,但是接电话的李经理蹲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而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先生的同事义愤填膺地说:“刘先生在我们公司也是很受器重,他们两个以前工作都很苦,现在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没想到就出了这样的事情。”正在这个时候,刘晓菁的母亲抱着刘晓菁的女儿走了过来,想看一看自己的女儿,但怕外孙女知道,刘晓菁的母亲又抱着孩子默默地走开了。
调查
车站确实存有危险因素
9月25日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事发地点,就在市政府右侧的市政府公交站处,两个硕大的花环堆在站牌的一侧。由于是下班的高峰期,很多市民都站在公交站牌处,焦急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公交车来了之后,由于车站很长,市民都不确定公交车会停在哪里,因此站得很分散,许多市民都会紧贴着公交车往前追,与行驶中的公交车也只不过十来厘米,很危险。车停下之后,一股脑地都往公交车内挤。站牌附近一位卖饮料的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公交集团有规定,进站后公交车必须要停到最靠里的位置,然后依次往后排,因此来车后,都不确定车会停到哪里,路边也没有护栏,为了抢到座或是早回家,许多人就会跑到马路上追赶公交车。为了迎国庆,最近查得严了,许多司机都不敢在站牌半道停车,可能那天轧到人的司机就是这么考虑的,停下后,觉得前面的车马上就要走了,就想往里靠靠。”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了两个公交集团的督导员,但是他们只负责查看公交车是否按规定停车,并不对市民的上车进行规范。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有许多公交车比较难等,车来后,市民都一股脑地往车上挤。还有许多公交车进站时开得太快,有不少市民都被闪了一下。
下午,公交集团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东部市立医院,为刘晓菁的家属垫付了医院的各项费用,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是公交集团的,来处理这件事情,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要等待交警部门调查后给出处理办法。”
记者又联系了公交集团巴士公司宣传处的张科长,张科长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已经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到现场,为死者家属支付各项费用,做好各项处理事项。具体怎么来解决这件事情,我们还在等待交警部门的调查结果。”
走时,在车上看到刘晓菁的女儿趴在自己姑姥姥的腿上,用手捂着脸,身体一抽一抽的,在一旁的阿姨轻声告诉记者:“现在她已经知道了。”说完,整个车上的人又哭了起来,有人赶紧制止:“不要哭了,对孩子不好。”
文/图实习生陈静记者郑凯
后记
文明排队!小心开车!
倡导了多年的“文明排队”,在此刻看不到一点踪影。也许时间让我们不得不拼命挤上迟到前的最后一班车:也许工作的艰辛让你想快点回家,早点享受家的温暖;也许一天的劳累,让你想坐下来;也许你看到别人挤,你也想随大流;也许……但在一个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些应该成为拥挤的理由吗?你是否知道,你多挤一次,你和他人的生命都会多一分危险。
作为一名公交司机,是否应该多考虑乘客的安全,进出站时放慢速度;是否在关门前,多看一眼,多问一句,看看乘客是否已经安全上车。如果肇事的公交司机,能多替急着回家的乘客想想,放慢车速,在仔细观察周边是否有人时再启动车,更甚者如果他在发现汽车轧到硬物后,马上刹车,也会不让悲剧进一步恶化。
刘晓菁出事时,正值上下班高峰,如果大家都文明排队,刘晓菁也不会被公交挤到车底。如果公交司机能小心开车,刘晓菁也不至于被碾过,这个年轻的生命也不会因此逝去!
刘晓菁已经离我们而去,是否会有下一个刘晓菁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发人深省。
年轻的母亲就这样走了,孩子的哭声仍留在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