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精心
拆迁问题、群众上访成为面试题
昨日的面试环节有5个题目,每个面试者需要现场回答3个问题,碑林区组织部门称,这5个题目紧贴时事,均无标准答案,从各种不同的回答中,可以考察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5个面试题中,既有碑林区的城中村改造问题,也有机关干部作风问题,还需要面试者谈自己对“温家宝总理前段时间道歉”的看法,以及自己对群众上访问题的处理方法。针对面试者的现场表现,以及问题设置的目的,碑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崔振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了点评。
温总理道歉,你怎么看
题目:近日,温家宝总理致电新华社总编室,对于自己文章中的岩石学的分类错误,向广大读者进行公开道歉。请谈一下自己对温总理道歉的理解。
考生表现:大多考生认为温总理的道歉不但没有影响总理形象,还反映出总理工作严谨认真、有了错误勇于担当。只是,大多考生都是就事论事,表示自己应该学习,没有将总理的道歉引申到基层干部日常工作作风上。
少数考生能够总结出此事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的启发:出现错误不能遮掩,要敢于自我检讨、改正,有错不怕,不承认错误才让人脸红。
3号考生似乎想尽量多给总理几个好词,回答问题时有些卡壳,一个又一个好词孤零零地往外蹦:向总理学习,严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勇敢,大度……
点评:崔振昭表示,这道命题主要是为了考核年轻人的思考能力和对领导干部作风的认识;考生回答都很好,只是有些考生过于就事论事,没做深入思考。
城中村改造和“与民争利”
题目:碑林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提出了不与民争利的原则,请谈下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考生表现:有考生表示,不但城中村改造应遵循这一原则,政府所有工作都应遵循这一原则;不但不应该与民争利,还应该在城中村改造中想办法给群众创造更多利益,让大家多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的考生说:“城中村改造能不能得到百姓认可,关键是要保护百姓利益。城改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城市发展,百姓得利。”
点评:崔振昭称,这道题不但考年轻干部对群众的态度,也考他们对碑林区区情的熟悉程度,城中村改造不与民争利是碑林区的城改工作完成较好的根本原因。面试中,来自教育系统的32个考生因为不太熟悉政府工作,相对而言,没有从基层单位来的考生回答的好。
如果遭遇上访者闯会
题目:一天上午,你正在召集科室同事开会,忽然来了一个上访群众大吵大闹,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考生表现:这是一道容易让不少考生丢分和得分的题。面试时,一些考生回答得太简单,比如给上访者倒杯水;一些考生把责任往上级领导那里推,比如赶紧汇报,等领导处理。也有部分考生处理方式比较得当:立即停止会议,热情接待上访群众、安抚群众情绪,自己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刻想办法解决,不在自己在职权范围内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还有考生说:“群众的合理要求应该得到满足,不符合政策的,也应该认真解释,要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去解释。”所有考生中,没有人表达“冷处理”的态度。 点评:崔振昭表示,有些考生对群众上访认识比较深刻,有些却比较肤浅,群众上访是政府机关工作中的热点问题,不应该回避,对群众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应该立即暂停会议,热情、理性、妥善地进行处理,安抚群众情绪,化解矛盾。
“科官”如何树威信
题目:担任科级干部,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考生表现:这道题目比较常规,考生都能从多学习、谦虚、团结同事、做好上传下达、紧密联系群众等方面去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考生表示,政府干部不是什么父母官,百姓才是父母,干部威信来自对百姓设身处地的爱护。“公心是干部在百姓中最大的威信,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9号考生的回答使他获得了94.6分的全场最高分。
点评:崔振昭认为考生的回答都很好,但是也有层次高低、认识深浅、能力强弱的差别。在碑林区的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个别干部由于年纪轻、学历高、经验少而不太适应基层工作,不太会与群众打交道,出这样的题目,也是为了引导未来的年轻干部树立一个正确的“威信观”。
如何看待干部作风
题目:你如何看待目前机关干部的作风,假如你到机关工作,你将从何做起?
考生表现:大多考生认为目前的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抓得紧,风气比较正,如果自己到机关工作,会严格要求、兢兢业业工作,热情为基层群众服务。
点评:崔振昭指出,机关干部作风问题必须天天提,必须要引导年轻人的正确认识,增强工作中的服务意识。
把握良机
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认为——
科官“最佳任用时间”是二十四五岁
对于碑林区政府提出的青年干部最佳使用期问题,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表示,碑林区让年轻人尽快走上干部岗位、早用早培养,具有示范意义;科级干部的“最佳任用时间”是二十四五岁,处级干部的“最佳任用时间”是三十一二岁左右,这样可以改变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打破论资排辈现象,避免“延时误点”。
张永春称,干部最佳使用期,是指选用干部担当一定领导职务最有利的时期,从干部自身说,也就是发挥才干、建功立业最有效的时期,也是身体、素质、能力、经验处于最佳状态的时期。
张永春说:“通常情况下,任现职3年至5年并称职者,应予提拔或调任更重要领导岗位;上面所讲的基层干部任职年龄,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
张永春认为,要克服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把握用人良机,要树立“用错干部是错,耽误干部也是错”的观念,增强及时选人用人的紧迫感;出现岗位空缺时,一定要选用合适年轻干部适时补缺,调动积极性。
对此,碑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崔振昭表示认同:“现在的副区级领导换届时,组织要求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年龄在35岁以下,目前碑林区35岁以下的副区级干部不多。按照这一要求,的确是二十四五岁当科级干部,二十九岁左右当副处级干部,三十一二岁左右当处级干部,积累几年处级干部经验,才有资格担任副区级干部。”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王晓亮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