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西安市含光路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展示新的药品价格标签 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约有45%的品种价格适当下调,平均降幅为12%左右,调整后的价格从昨日开始执行。
相关新闻:基本药物指导价22日实行 西安部分药店调整价格
过去卖18元的药现在卖8.6元
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部分)公布的品种共307种(类)。此次制定、公布零售指导价格的药品共296种、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品,涉及30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本次调价采取“有降、有升、有维持”的方法,调整后的价格从昨日起执行。
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此次约有45%即130多个品种价格适当下调,平均降幅为12%左右;约有49%的品种价格未作调整;还有约6%的品种适当提高了价格。此外,个别品种没有公布价格,主要是公共卫生类用药,以及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和一类精神用药,这些药品执行政府定价。
调查发现,此次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是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的,并不区别具体生产经营企业。国家发改委此次明确规定,原来针对具体企业定价或特定包装规格定价的药品,作为基本药物中标后销售也要执行此次公布的统一最高零售指导价格。
此次降价的药物大多集中在化学药品类别,比如诺氟沙星,100mg×20粒的胶囊剂,过去的最高限价是3.9元,此次公布的最高零售价为3元;常用的阿莫西林价格也有所下调,125mg×12粒的胶囊剂从2.6元降到了2.2元;常用的胃药法莫替丁,20mg×30粒,过去最高可以卖到18元,现在最多只能卖8.6元。
短缺药品指导价略有提高
此次调整中,也有少数药品提价。提价的品种都是各界普遍反映因价格低廉出现短缺的药品。对这部分药品,国家发改委提高了价格,但提价绝对额较小。
例如,牛黄解毒片的价格就略有提高,36片装从3.2元提高到了3.3元,60片装从5.2元提高到了5.3元。此外,包括护肝片等中成药、布洛芬等化学药品在内的药品价格没有变化,维持了现有的水平。
此次涉及296种药品
45%的品种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
49%的品种价格未变
6%的品种价格提高
民众声音
降价药会不会“降价死”
基本药物价格下调,对减轻民众药品费用负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民众无需再支付原来需要承担的一成五的加价。
近年来,坊间对于“看病贵”多有抱怨。大面积调低药品价格,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不过,也有民众担心,被“勒令”降价的部分药品可能会退出市场,造成相关药品的短缺;或者“改头换面”以逃避降价,甚至以更高的价格“卷土重来”。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过24次药品降价。不少被列入降价目录的药品出现“降价死”,纷纷从市场上消失。与此同时,价格不菲的“新药品”层出不穷。药品市场陷入“降价—消失—更贵的新药品出现—再降价—再消失”的怪圈。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国家出台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是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的,不区别具体生产经营企业。而采用先行确定基本药物目录然后再降价或限价的措施,就是防止有的企业以“换包装”的形式规避调价政策。
各地情况
积极酝酿补充目录
湖北省物价局表示,从22日起,除少数几个药品特别剂型,在重新定价前暂执行原价外,其余剂型或规格品一律停止执行原价。各类医院、社会药店及其他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均须执行新公布的最高零售价。
东莞华南药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的售价本来就很低,利润很薄,目前药品原材料价格上涨,若再降低药品售价,其利润就更低了。”药企可以尝试走开发特色品牌药品之路,“独家产品比较好推广,利润也相应较高。”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锡荣表示,此次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最高零售指导价格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深刻,但对医院以及药房并无太大影响。因为各地用药情况的不同,目前各地都在积极酝酿补充目录,这一目录将与国家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形成互补关系。本组稿件综合《成都晚报》、《西部商报》、中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