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中国需要一场“股市新文化运动”
股民是最可爱的人 应该受尊敬
“市场上的股民,就是这个社会除了亲人、解放军之外最可爱的人,他们应该受到尊敬,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能正确认识这个市场的发展。”———刘纪鹏谈保护股市
“中国需要一场‘股市新文化运动’!”昨日,在“华山论剑”高峰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作了“反思金融危机振兴资本市场”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振兴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关键,而股民应当是这个时代除了亲人、解放军外最可爱的人。
积极股市政策促进美经济复苏
作为参加了去年“华山论剑”的嘉宾,刘纪鹏先是回忆了上次论坛所探讨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而后对于这场危机展开了反思。
目前美国房地产价格止跌回稳,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美国的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经济已经触底了,但是美国目前的债务还很高,失业率仍然很严峻,信用卡个人的透支问题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纪鹏认为,美国止跌后的复苏甚至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在刘纪鹏看来,对于怎样判断美国的这次危机复苏的转折点,有一个人必须提到,就是格林斯潘。他提的观点很鲜明,只有通过股市带动经济复苏,就是股市是信用之源,股市也是信心所在。也就是说,股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把它带动起来,同样可以起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时它还是一个不用花钱的政策。其实,用中国人的话来翻译,也就是说在牛市中会化解矛盾,熊市当中在积累矛盾,当股市开始上涨的时候,它的股本、它的价格都增加了,每个企业的资本也在增加,银行间的往来就增加了。
“金融是现代竞争的特种部队”
刘纪鹏认为,金融就是现代竞争的一支特种部队,我们要把握有利的态势,就是利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把我们的金融搞上去,把握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不是老在制造业的低端给人家打工。
刘纪鹏颇为遗憾地表示,从6100点到1600点,实际上我们失去了宝贵一年的机遇,这期间也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人最佳的机遇,但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危机虽然触底了、止跌了,可能复苏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这还是我们的机遇期。刘纪鹏认为,我们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当中,必须要发展直接融资,要想超常规地发展直接融资,我们就必须要振兴资本市场。实际上,2007年股市在6000多点这一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年,IPO融资是4700亿人民币,这一年我们的融资总额是8800亿,而中国资本市场停留在现在这个点位是很难承担这样的重任的。因此,刘纪鹏认为,在中国股市的发展上,4000点是基本的点位,现在的静态市盈率25倍左右,如果按照动态市盈率就是29倍左右,基本上可以为扩大融资服务,同时我们的市盈率也在30倍以下。
刘纪鹏还谈到股市的文化问题,他认为股市的文化问题解决了,我们才会真正地爱护这个市场,我们才能够作出一个长远的规划保护这个市场。而市场上的股民,就是这个社会除了亲人、解放军之外最可爱的人,他们应该受到尊敬,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市场的发展。本报记者韩博强
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从房地产业谈起,提出——
物业税或开征不起来
“开征物业税的第二套方案,即累进税:第一套不征,第二套征税……这会产生几百万家庭的假离婚。”
———谢百三再论“开征物业税”
昨日下午,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幽默的讲话方式、言语中大量形象譬喻的蕴含,赢得了底下听众互动、喝彩声音,为“2009华山论剑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平添不少生趣。谢百三从“盛世中国之下的中国热点”谈起,抛出开征物业税会导致“假离婚”的观点,认为“物业税估计难以通过”。
“房地产”跌不下来五大原因
主题演讲中,谢百三开门见山指出,“房地产跌不下来”。
为什么房地产跌不下去?谢百三的理由是:第一,房地产可以正面拉动GDP两到三个百分点,甚至四个百分点。哪个地方房地产业旺,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经济发展,必须靠房地产拉动,因为它直接带动19个产业,间接带动42个产业,遍布钢铁、水泥、装修、汽车、运输等行业。第二,房地产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第三,地方政府的政绩,尤其是财政收入,得靠地产业。第四,“城市土地越来越少”。第五,城市的机会比农村多,大城市的机会比中小城市要多,大城市里面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医疗环境都要比中小城市好……全国大学生毕业后,没有人愿意回农村的。过去高中毕业可以回农村,现在是打死都不回去,他说爷爷、奶奶抽了血让我读的书,现在大学毕业谁都不肯回去,800万人口中600万读大学,都不愿意回农村,房地产压力不更紧张嘛,每个要求房地产下跌的人又是房地产上涨的原因,另外农民工每年进城500万,我们要5亿农民进城,要几十年。
征物业税致百万家庭“假离婚”?
今年年初房子开征物业税热议了一阵儿,但是否会开征呢?
谢百三说,关于物业税,他参加过两次辩论会:一次在北京电视台,一次是在天津电视台。“10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每套房子都要征税,征1%。这意味着,假如你房子总价100万,每年就要交1万的税收……每套都征,这肯定是全国人民都反对的事……我的房子是爷爷留给爸爸的,爸爸留给我的,你凭什么征我税啊,我又没有挣过钱,但是美国的房子每套都要征税。”第二套方案,即累进税:第一套不征,第二套征税……这会产生几百万家庭的假离婚。
看似极端点说,第一,若开征物业税,那要几千上万的人评估。每年评估一次,哪有那么多人呀?第二,房地产的涨跌不是我造成的,是政府造成的,你老在那发货币,2007年跌20%,2008年涨30%,比如说房子今年涨到200万,你征我2万块钱的税,明年跌下去你给我退税吗?第三,没有“物业”,哪来的税呢?……地皮上的房子是不会涨的,涨是涨下面那块地。“其实我们没有物业……没有物业,怎么可以征税呢?”谢百三认为这个问题更根本。
最后他有些戏谑地说:“还有一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2000人,每人都有两套房,叫他们说同意征税否?他们肯定不同意……物业税开征,估计比较难以通过。”本报记者李王艳韩博强
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经济学博士牧野文夫认为,“东亚共同体”是个模糊概念 亚洲未来会诞生“亚元”
“现在中国这条巨龙也开始腾飞了,它引导着东亚经济的增长,长远来看,中国这条巨龙将完全超越当年的‘四小龙’。”———牧野文夫评价当前中国经济
昨日,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经济学博士牧野文夫的演讲主题是“东亚共同体”下的新问题,该主题是目前的政经热点,其主要从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东亚共同体”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剖析了鸠山为什么要提出构筑“东亚共同体”的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日本提出要构造“东亚共同体”呢?牧野文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希望重新确立在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地位,所以首相鸠山才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其实,目的已经很明确了,就是维护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另外,东亚在世界经济中非常受到瞩目,非常有活力,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现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7%。到了2014年,也就是5年以后东亚经济将占到30%。从这个意义看,未来,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将会受到全球的重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当时也被称之为“亚洲四小龙”,它们的经济增长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而现在中国这条巨龙也开始腾飞了,它引导着东亚经济的增长,长远来看,中国这条巨龙将完全超越当年的“四小龙”。
在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这一设想之下,牧野文夫最担心的是贸易问题,他说,由于日本国内产品的价格和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产品的价格相差较大,一旦实现自由贸易,日本的农业将遭受重创,这是日本国内对东亚共同体的最大阻力。现在政府就要考虑,如何在保障日本国内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还要同很多亚洲国家进行自由的贸易来往,也就是构筑未来的东亚共同体。但是,东亚经济共同体只是一个地域上的设想,到底这个范围怎么样?因此,目前在范围上并没有具体的界定,只是概念而已。此外,东亚国家在地域上相距甚远,国与国之间地理距离比较远,在地域上来说不具有亲和力。而欧盟的这些国家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在地理上本身就有亲和力。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各国商品价格相差不大,具有实现统一货币的天然条件,而东亚则不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加上历史原因,实现同样的货币几乎是不可能。当然,未来实现东亚的统一货币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目前来看还比较遥远。本报记者胡晓军
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投资管理团队负责人何方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投资—— 抓住新能源、消费、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崛起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将来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将会大大提升中国经济的效率。”
———何方认为经济转型可以带来投资机会
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投资管理团队负责人何方以“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为主题,列举了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几大投资机会。
我国消费率将进入上升阶段
何方表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式增长,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提高。无论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还是与一些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消费率相比较,目前我国的消费率都明显偏低。我国目前人均GDP已超过2300美元,消费率正好达U形底部拐点,因此预计未来将进入提升阶段。
在说到经济转型时,何方又介绍说,今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振兴规划。他表示,通过梳理已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就可以领略到中国政府蕴藏在其中的产业调控新思路:一是推进企业重组不断做大做强;二是促进新技术、新兴产业等朝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此次出台的几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还借产业调整之机,优先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等在内的诸多朝阳产业;三是产业振兴规划助推行业洗牌,几大产业规划将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而这些措施最终促使我国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未来资本市场有三种投资机会
在对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进行介绍后,何方表示,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保持着良性互动关系,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又会为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融通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而通过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国民经济结构将不断调整并逐步优化,从而能够帮助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优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最终推动经济转型的实现。
最后,何方为来宾介绍了未来资本市场存在的投资机会,一是新能源行业。二是消费行业,“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日趋提升的消费层次,为中国消费品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优秀的中国企业也将从制造产品到经营品牌。”因此,扩大消费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可小觑。三是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本报记者刘莉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邓小卫苗波王警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