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贵阳儿童村找了一圈,没找到自己的儿子,从江西赶来认亲的何治生忍不住哭了
在贵阳市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乌金路,随处可见孩子们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自己活动
贵阳警方破获“526”公安部督办大案,解救出部分被拐儿童
今年4月9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一轮全国性的打拐行动拉开序幕,至今全国各地共解救2008名被拐儿童。公安部打拐办公布了首批60名已被解救但尚未联系到家人的被拐儿童名单。
在这场全国性打拐行动中,公安部督办的贵阳“526”系列特大拐卖儿童案更是引人关注。截至目前,贵阳警方已抓获37名疑犯,解救了14名被拐儿童,其中已有部分儿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人贩子多道转手
侦办贵阳“526”系列特大拐卖儿童案的民警分析,云南、贵州、四川是最大的儿童“拐出地”,而福建、山东、河北等是最大的儿童“拐入地”。
“一拐”
贵州省大方县是拐骗儿童的重要中转站,第一道人贩子拐骗来儿童,以每个男童8000元至1.5万元的价格卖给大方县的第二道人贩子
“二拐”
第二道人贩子再以每个男童3万至4万元的价格卖给从山东、河北、福建来的人贩子
“三拐”
第三道人贩子再将转手买来的儿童带到山东、河北、福建等地贩卖
10月29日,贵阳市儿童村内。
王帮银抱着一个身穿红衣的小男孩不停地喊着他的乳名“小红”。可小男孩却被眼前这个陌生男人的奇怪举动吓哭了。儿子的不理睬让王帮银更难受了。被人贩子拐走时,“小红”才8个多月,如今已经3岁了。而且,在儿童村,他有了新的名字:“华国抗”。华国抗是日前公安部公布的60名获救但未查明身份的被拐儿童中的第39号。信息公布后,通过DNA比对,华国抗第一个与父亲相认。截至11月4日,已有3名儿童找到了家人。
可憎 3个儿子一起被人贩子拐走
今年51岁的王帮银原本生活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的一个小山村里。22岁时,他结过一次婚,可不久,妻子就病逝了。此后的他,一直孤身生活了20多年。
2005年,在福建做伐木工的王帮银被家人叫回老家,经人介绍,又有了第二次婚姻。妻子嫁过来时,还带来两个男孩。婚后,王帮银没有外出打工,靠种玉米、蔬菜、花生等养活突然增多的一大家子人。一年多以后,儿子小红出生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儿子要跟姑父姓,所以,他给儿子取名“秦永红”(即华国抗)。
老来得子的王帮银,顿时觉得生活有了希望。为了给儿子挣奶粉钱,华国抗满月后,年近半百的他带着一家五口人来到贵阳,蜗居在贵阳市小河区一间不到10平米的屋子里。妻子在家照看3个孩子,王帮银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头。每个月多则四百多元,少则二三百,基本够维持日常开销。
生活趋于稳定后,王帮银合计着照一张全家福。可还没来得及照呢,儿子却丢了。
那是2007年10月的一天,王帮银在工地上干活,妻子又正好去提水。15岁的继子背着8个多月大的华国抗,拉着6岁的弟弟在距离家门口100米左右的路口玩耍。后来发生的事情,是路边一个清洁工告诉他的。“3个娃娃被人强行抱上摩托车跑了,等发现后再追,已经不见了。”
王帮银事后回忆起来,人贩子事先来踩过点,“她说我的娃娃长得好可爱,还给了两块钱和一棵白菜。”但等到两个大人都不在身边的时候,就下手了。
妻子听见喊声后,狂追了300多米。王帮银接到房东的电话后,坐公交车赶回家里。一见3个儿子不见了,整个人都瘫了。“当时,我想去找儿子,可腿脚怎么也不听使唤,重得抬不起来。”王帮银和妻子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朋友帮着报了警。王帮银的四弟等亲戚闻讯从遵义赶来,他们跑遍了贵阳所有的车站,甚至去了郊区龙洞堡,还贴了14张寻人启事,花了7000多元,但都没有音信。一个月后,公安局找到了王帮银的大儿子。原来,被拐走的当晚,患有尿积石的大儿子被人贩子扔在了龙洞堡的马路边上。孩子回来后说,他看见他们给两个弟弟买了新毛衣和新皮鞋。
之后,一切都陷入了沉寂。王帮银整天吃不下饭,没心思干活。每次在大街上或者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看见有人抱着娃娃,他就忍不住哭。再后来,王帮银干脆将儿子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奶瓶等都扔了,怕“看见了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