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白天“要”钱,晚上找地方睡
流浪者多数排斥采访,老黄算是“异类”。别人叫他老黄,但他只有38岁,“可能长得比较成熟吧。”
第一次见他是在北大街一处自助银行里。当时他躺在地上。“我没想睡,躺在这里比外面暖和,而且我怕别人先占了。”“我一个人在外面从不惹事。”老黄说,冬季,晚上能睡在自助银行里,是种比较好的选择,但有竞争,有长期在某一路段流浪的人会威胁他离开。“实在不行,才在路边、屋檐下睡。”老黄展示了他的内衣——一张塑料布,他说穿这个能避寒,就是出汗多。
老黄说自己是渭南人,家里有老婆孩子,因为身上有病,无法劳动,所以来西安“讨生活”。
白天“要”钱、晚上找地方睡,他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记者问取款的人会咋样看他时,他有些生气。“他们爱咋看咋看,我又没恶意,外面冷,我不来这儿,能去哪儿?”
救助站:有床位但流浪者很少来
记者致电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救助站里有床位,但很少有流浪者在此留宿。救助站实行“自愿和无偿救助”的原则,“我们没办法强制他们来救助站。”
至于流浪者留宿自助银行,该工作人员说,只能劝导流浪者离开,也可以告知对方前往救助站居住。“但一般只能在这里呆7天,我们会免费给他提供返程车票,劝他回家。”
老黄说,救助站不太方便,说不定还要被送回老家,而且也阻碍他赚钱。老黄最大的愿望是挣够钱,然后回家给孩子盖房。
韩女士和刘先生都说,并不是歧视这些流浪者,但取钱时,银行里只有两个人,而且时间比较晚,担心很正常。
记者网上搜索“流浪者留宿自助银行”发现,国内大城市均有类似情况。
一方面是为避寒,另一方面是为个人安全。老黄说,两者不冲突,他一再强调,他只想找个暖和点的地方睡一觉。记者贾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