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全国范围降雪致菜价飞涨 央视深度解析涨价原因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央视网  2009-11-23 11:1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记者采访菜农,菜农称农料价格上涨

  (1月18日 凌晨三点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这是寿光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气温降到了零下七度,凌晨三点,张战明来到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每天他都要先从这里带上包装箱,再和工人会合一起去收菜。

  记者:“你今天要去收什么菜?”

  经销商张战明:“收长茄子。”

  记者:“今天大概要收多少?”

  张战明:“收几千斤。”

  记者:“好收吗,最近?”

  张战明:“涨钱了。”

  三点半,天还是一片漆黑,为了赶时间,张战明和工人们顾不上吃一口饭,就开车出发了。出了寿光市,车子行驶了近30公里,来到了黄家村的这个蔬菜收购点。这次张战明需要收购两千斤长茄子,由于担心最近几天货比较少,张战明是最早赶来的收购商。

  张战明:“现在没货,不到点。”

  记者:“不到点?”

  张战明:“等4点到5点。”

  等了一个多小时,没有一家菜农来送菜、谈价钱,张战明有些坐不住了。他告诉我们,和自己同时来黄家村收菜的还有另外5、6个经销商,不主动出击,菜就会被别人收走。因此,一看见推车来送菜的菜农,张战明马上赶过去连拉带劝。

  记者:“成交了吗?”

  菜农:“还没有。”

  记者:“还没有?”

  菜农:“给2块1。”

  记者:“你觉得怎么样?”

  菜农:“2块1稍微便宜点,我茄子很新鲜。”

  记者:“您上一次来卖什么价?”

  菜农:“上一次卖才1块1。”

  记者:“那是什么时候?”

  菜农:“十天前。”

  记者:“今天是个什么价?”

  菜农:“2块1。”

  记者:“您价钱已经谈妥了?”

  菜农:“谈妥了,涨钱还在涨,有出2块15。”

  张战明:“不好出手,一天蹦两角,一天涨两角。”

  经过讨价还价,张战明最终的收购价达到了两块一毛钱,这样的价钱确实很有吸引力,上午十点,张战明收上了2000斤长茄子。而在十天前,收购价却只有1块二、三。

  张战明:“是涨了很多,这菜农还不干呢。”

  那么2块一毛钱的价格是怎么定下来的呢?采访时,几个经销商都告诉记者,如今讯息十分发达,购销两端的价格是透明,收购价格就只能随行就市。

  张战明:“随行贴市,人家多少钱咱们多少钱,他们涨,咱们跟着涨,人家落钱咱们也跟着落。”

  为了保证当天能往北京发一大车蔬菜,这一天共有六路队伍分头进行收购。市场上的这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加上天冷包装大被、塑料布,都会使成本上涨,计算下来,每斤菜运往北京的成本都将近3毛钱。

  记者:“到北京卖多少钱你知道吗?”

  商贩:“到北京能卖多少钱不知道。”

  从跟着张战明收茄子的过程里,我们知道,在他这个地头收购转运环节还涨不了多少,每斤三毛左右,主要涨价的地方在农民那里,十天前一块二三的茄子,现在卖到了两块一一斤,十天涨了百分之七八十。

  这个涨幅确实惊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农民一下把菜价抬得这么高?

  大雪天虽已过去,但蔬菜价格为何却迟迟没有退潮?

  前面我们看到,11月份这场由北向南的大雪天,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却还迟迟没有退潮。

  不光北京城里的菜价在涨,我们记者赶到北京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山东寿光看到,那里田间地头的菜价也在飞涨。这样一来种菜农民是不是该高兴了?

  (1月18日 6点半 山东寿光洛城街道黄家村)

  每天早上,王长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家的蔬菜大棚拉草帘子。王长宏已经种了十多年蔬菜,一家四口全部的收入都依靠自家的四个大棚。得知他家今天要摘茄子,经销商提前两天就送来了纸箱子,还和他定好了价钱。

  记者:“(今天)摘多少斤?”

  菜农王长宏:“600斤。”

  记者:“你估计能卖个什么价?”

  王长宏:“价格定好了。”

  记者:“定了多少钱?”

  王长宏:“2块1至2块15。”

  记者:“什么时候定好的?”

  王长宏:“昨天定好的。”

  王长宏告诉记者,最近几天,他家大棚里的这些长茄子成了抢手货。

  王长宏:“5、6个人抢,争货,现在货很少,前些天货多一点,我们还找他们,问问他们要不要,现在他们都问我们了。”

  就在半个月前,长茄子的地头收购价还不到一块钱,十天前涨到了1块五毛钱,最近涨到了两块以上。这个价钱虽然比去年涨了20%-30%,但王长宏却高兴不起来。

  王长宏:“价格涨了产量低。”

  记者:“产量?低了多少?”

  王长宏:“产量低了三分之一多一点。”

  王长宏说价格上涨的同时,今年各种农资的价格却在上涨。农家肥从原来的90元一立方涨到了现在的130元;化肥原来是150块钱一袋,现在涨到了接近200元钱;塑料薄膜原来是一块五毛钱一平方,现在涨到了一块七;农药涨价幅度也在10%左右。生产资料的上涨,远远抵消了长茄子收购价格上涨给王长宏带来的收益。

  记者:“那你今年的收入和去年比?”

  王长宏:“今年收入差不多吧,基本上差不多。”

  记者:“那你纯收入是?”

  王长宏:“纯收入这四个棚去掉成本的话,3万多块钱。”

  王长宏所在的黄家村,有近200户种植大棚蔬菜,平均每户都有两个大棚,他们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种植大棚蔬菜。虽然,最近地头的收购价格上涨了,但是大家挣到手的钱并不比往年多。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王长宏大棚里的这些长茄子看起来非常水灵,但是王长宏告诉记者,家里人从来舍不得吃这么好的茄子,只有剩下的是在卖不上价钱才拿回家吃掉。

  王长宏:“吃点不好的,好的就卖了,自己吃不好的。”

  菜价涨了,菜贩子收菜难了,可是像王长宏这样的菜农今年也没有多挣什么钱。我们注意到,王长宏家的长茄子是两块一一斤,北京的菜市场上卖到了三块多一斤,这一块钱的差价是怎么涨上去的?我们又跟随着这批蔬菜从寿光开往进京。

 
 编辑:黄丽冰 来源:央视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西安菜价集体“跳水” 菠菜8元变3元市民高兴采购   09-11-19 06:36
·受雨雪天气影响 咸阳蔬菜价格平均涨幅42.6%   09-11-18 09:42
·西安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市物价局:菜价将适时发布   09-11-18 09:34
·城里菜价涨地里蔬菜运不出 临潼菜农遭遇收菜难题   09-11-17 06:5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