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因其小煤矿事故频发,被称为“带血的煤矿”。而这一次埋葬掉108条鲜活生命的,却是一家国家重点煤矿。
11月22日,一批救援人员下井搜救。
截至23日6时,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已经确认104人遇难,还有4人下落不明。
一串染血的数字,108个悲伤的家庭,还有深深被击中的网民内心:“我们烧的不是煤,是血!”“为什么矿难在一次次的问责检讨中还在继续?”
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张金光在总结事故时认为:事故发生“没有人为的因素”。
“从技术上讲,只要采取通风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井下气体浓度及火源,气体爆炸完全可以受到有效防控,因此可以说,每次矿难的发生其实都是人祸所致。”网友当即迎头猛批。
昨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表示,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此前,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也表示,尽管事故原因还待调查,但新兴煤矿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是不争的事实。
冬季用煤高峰矿难抬头?
进入11月份,一股提前到来的寒流波及大江南北。全国普降大雪,导致各地纷纷提前供暖,电煤消耗量一路攀升,各地供暖公司也在加强煤炭储备,煤炭价格上涨。
据报道,由于煤炭企业调整,众多私营煤矿处于停产状态,国营煤矿担负起产煤运煤的任务。在用煤需求大增的情况下,各地因金融海啸关闭的煤矿加快复工,而国有煤矿更是为经济效益加班加点。
然而,急功近利的生产指标下面,是危如累卵的矿工生命。这似乎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规律”:每到冬季用煤高峰,煤矿重大事故就会抬头。冬季似乎成了煤矿安全迈不过的一道坎。
本次鹤岗矿难发生的时间,是21日凌晨2时左右。这本来应该在家中进入温暖梦乡的时刻,但该矿仍有约3000人下井作业,发生瓦斯爆炸的开采区竟然挤着528名工人!
冬季是用煤高峰,煤矿开采力度加大,将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
“别拿冬季用煤高峰做矿难多发的挡箭牌”,国际金融报评论指出,“冬季用煤高峰不是矿难多发的必然原因。中国煤矿安全管理良莠不齐,有的地方十分混乱,这才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煤炭行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国家安全生产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林伯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现在能源供应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西方50%以上是露天开采,而我国只占5%。鹤岗新兴煤矿矿井较深,属于高开采难度的矿井,因此比较容易发生事故。在国际上一般超过600米就不采了,“我国有三分之一的煤矿属于这种高开采难度的煤矿。由于我国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能源还是靠煤矿,如果这部分煤矿不采,会立即出现能源供应的紧张。”林伯泉说。
国有重点煤矿为何也带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