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大雾笼罩太白南路。记者 李安定摄
西安晚报讯 (记者 赵辉) 昨天,西安地区又遭遇大雾天气过程,城区内能见度一度创下11月份以来的最低,个别区域能见度不足百米,局地能见度低于50米。气象专家解释说,今冬大雾天气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都是比较少见的,主要是因为低温雨雪天气来得早。
大雾也杀“回马枪”
前天古城出现的轻雾到了昨早,好像没有过足瘾似的,突然加大。接踵而来的浓雾与早起的上班族和学生们来了个“亲密接触”,原本就模糊不清的视线变得更加混沌起来,城区能见度创11月份以来最低值,仅有100米。未央收费站至渭河大桥沿线还出现了强浓雾,能见度仅为50米。随着雾气的增大,周边区县的能见度也明显降低了许多。
昨天7点半,西安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11月份以来出现7天大雾
据大气探测中心西安站观测数据显示,11月以来我市有7天出现大雾天气,市气象台根据大雾情况发布了两次大雾橙色预警(11月23日、12月1日)和一次大雾黄色预警(11月25日)。
昨天就在西安出现大雾的同时,陕西大部分地区也出现了雾天,其中达到浓雾和特浓雾的地区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范围之大、强度之强是今年入冬以来少见的。气象专家解释说,由于今年低温雨雪天气来得早,导致雾天多,今年11月份大雾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也是往年比较少见的。
明后天仍有雾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受弱冷空气的影响,今天我市南部区县将会出现小阵雨天气。西安城区将以晴好的“面貌”示人,气温变化不大。明后两天老天会再次变脸,主要以阴天为主,早晚仍有雾,能见度不高。气象部门提醒驾车出行的市民尽量早点出门,适当放慢车速,随时关注路况信息。另外,雾气中的粉尘容易引起急性哮喘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大家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同时,大雾天气也不宜进行晨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