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哥本哈根市民在市中心观看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模型新华社发
5日,比利时民众在首都集会呼吁关注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旨在为我们生存的地球开出“降温”良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本次会议异常“火热”。
围绕着温室气体减排大会注定有一场“火热”激战,几乎所有国家都无法做到置身事外。一旦大会对碳排放达成明确的排放峰值,接受了减排指标,那就意味着给发展空间和速度做出了刚性限定,犹如被施了“紧箍咒”。
质疑 气候大会排放超标
英国媒体援引研究人员的统计数据报道,为期12天的气候变化大会预算达2.1亿美元,会议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超过4.1万吨,相当于一个非洲国家同期排放量。研究人员说,这比马拉维或塞拉利昂整个国家同一时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还多。
本为降耗节能减排的大会却遭到了排放无度的质疑。
140多架私人飞机
虽然会议组织方建议大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并安排了多条线路班车提供会议期间的交通服务,但众多重量级人物的到来还是令当地豪华轿车和私人飞机租赁服务火爆异常。会议期间将有超过1400辆豪华轿车奔走在哥本哈根街头,附近的机场也将在高峰时期迎来140多架私人飞机。哥本哈根最大的一家豪华轿车租赁公司的经理马肯说,“本以为现有的豪华轿车已经够出租了,没想到还要从德国及瑞典再调200辆。”而哥本哈根的各个大小机场也准备好迎接来自各地的政要和元首,跑道上轰鸣的多架飞机也会产生大量废气。20万份饭与20万杯咖啡
会议期间,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名代表出席会议,此外,还有5000名记者到会。哥本哈根酒店全部爆满,顶级酒店的房间每晚650欧元。为招待这些客人,哥本哈根充分准备了各种特色美食。为了款待来自全欧洲的环保抗议人士,哥本哈根街头的小餐厅和街头餐车也准备了很多匹萨饼,供这些人享用。据统计,会议期间,聚集在哥本哈根的人将吃掉20万份饭、喝掉20万杯咖啡。会议举办方还要铺设5万平方米的地毯和900公里的电脑缆线,不管是生产这些产品还是使用这些产品,都要耗费大量能源、排放巨量的二氧化碳。本报综合报道屈亚媛
示警 升温2℃ 是地球生态警戒线
要避免可怕的气候变化,我们至多只能再向大气中排放250亿吨碳。但如果按照当前的速度排放,在20年内我们就会到达这个警戒线。为什么底线定为250亿吨?我们早已向大气中排放了500亿吨碳。今年,气象学家计算出,如果我们将排向大气的碳总量控制在750亿吨(这意味着我们还能排放250亿吨),我们就有75%的几率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科学家之所以重视2℃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当全球平均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水平高出2℃时,生态灾难将一触即发。2100年纽约上海岌岌可危
1955年,美国研究人员普拉斯详细分析了各种气体吸收红外线的能力。他的最终结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地球温度将升高3至4℃。半个世纪后,权威科学家更是精确得出结论:如果当前的全球变暖不能尽快遏制,那么最晚到2080-2100年,全球气温再上升4℃,人类将面临空前灾难。
海平面升高是全球气温升高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一份研究报告也称,如果气温继续以目前速度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和太平洋上的图瓦卢等岛国将被淹没,加尔各答、达卡等沿海城市将被毁掉,而纽约以及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则将被迫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防洪。中国40年后或突破警戒线专家介绍,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近50年来,中国沿海的海平面不断上升,年均上升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科学家们预计,未来20到100年,中国的气温还将继续升高,预计到2020年,地表温度可能上升0.5-0.7℃。到2050年地表温度升高1.2-2℃。科学家们还预计,未来100年,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中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将显著减少。
调查 超9成中国网友反对屈服西方压力
气候谈判表面层次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谈判,更深层次则涉及到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
环球网11月底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减排”不过是发达国家打压新兴国家的借口。
环球网12月6日至7日进行的一组新的在线调查进一步表明,网民对本次气候大会的结果预期十分悲观。截至7日9时,有71.7%的人投票认为大会不会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认为可以达成的只有1.8%,其余26.5的人表示“不好说”。会议召开前夕,美国媒体报道说,美国、欧盟和日本将在大会上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在11月宣布的减排基础上进一步减排。对此,调查中有92.7%的人认为中国不能屈服外来压力,87.0%的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据《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