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北京召开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讨会”上呼吁为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付费,让网络上千万“曹雪芹”告别“举家食粥酒常赊”,能够“吃上红烧肉”。
写作本身,为什么不可以当钱用?
在发言中,张颐武首先对网络作家的生存困境表示同情。他说:“网络作家们非常的不容易,他们在网上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每天拼命地写,最后得到的报酬或者得到的收益和他的付出、和读者对他的喜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给他们公正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张颐武指出,“觉得写东西是不算钱的”是中国人的传统。在过去,作家写作是为国家写,从国家拿工资。这是中国在计划经济以后的一个根本性的毛病,觉得“自己出钱可以买的东西就是物体”,不习惯为知识也就是为“软的东西”付钱。
“我记得浩然有一次跟我说过,他在‘文革’的时候出了一本书《金光大道》,大概150万字的作品,出完了以后,就给了他150块钱,他就很激动。”张颐武还举例,当时的电影票价是全世界最便宜的,5分钱,就跟冰棍是一样的价钱。为“精神上的感动”付费,天公地道
在张颐武看来,中国人的观念中爱买书、买CD是有道理的,因为书是“买一些纸回去”,而CD“总是有一个盘”,但是对内容一般觉得不应该付费。“这种观念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不为服务、知识付费,这样使得从事服务、知识劳作的人得到的东西和他的付出就非常不相称。”
张颐武强调,精神上得到的感动需要付费,天公地道。“知识产权要付费,没人敢说不对。但是我们内心里面的召唤、不对的习惯应该有一个改变。让作家们过得好一点,可以为我们贡献更好的作品,他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是一样的。”
最后,张颐武讲到,如果读者能为看的小说付两分钱、三分钱,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是对世界来说,对所有的人来说就是一大步。这一大步的结果就是千万个“曹雪芹”都会发现以后可能不再吃粥了,可以吃红烧肉。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还需要共同努力。中新
经验教训
他们,属于陪跑“炮灰”
美女林志玲最近在大片《刺陵》里饰演一位当红网络写手,被网站老总不停地催稿——起点中文网的植入式广告渗透到商业大片里,可见网络写手这一行业确实盛行。加之身处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压力大,网络写手这个新型职业就变成了“有肉吃”的肥差。
怎么成为一名网络“曹雪芹”,吃到“红烧肉”,本报记者为你搜罗和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国内某著名小说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说作家跟培养明星一样,你完全看不出谁会红、谁会黑,但以下这类肯定不行:
1.半途而废型:持之以恒是网络作家发光发热的基础。但不少网络作家玩票性质过浓,看着别人的网络小说出书,改编成电影、电视,自己眼热也就赶紧写一个,无主题,无构思框架,想起来写两笔,热劲过了放很久也不写。网友小梅是一位热爱写作的女白领,她说自己光注册作家账号至少已经有三次了,因为第一次发表作品至少要3000字,还得通过审核,而她每次要么字数不够,要么半途而废。这一类就是典型的陪跑“炮灰”。
2.无计划作战型:根据国内一家小说网站的要求,作者专栏内第一本作品新建后,如果审核未通过将在45天后被自动删除;其作者号也将被相应删除。所以你的选题和角色设计非常重要,要不然起跑线你都到不了。一位小说网站编辑部的副主编就提到:“有人最近看了什么书很喜欢,就想写这样的题材,认为一样可以红。这种心态就如中国导演经常说‘给我那么多钱,我也能拍出《指环王》、《星球大战》’,但是我们最好的导演拿了钱之后,也只能拍出《无极》。”
3.一口吃胖子型:曹雪芹十年磨出红楼,我们有些年轻网络作家,进步神速,第一部书直接碰武侠、科幻、推理三个大类,而且都是长篇。以武侠为例,正像某位小说网站编辑部副主编说的那样,许多读者是看武侠书长大的。武侠珠玉在前,经典无数,而且武侠的套路、角色塑造,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都了如指掌。新人要写好武侠,尤其是长篇武侠,难度实在太高。
4.“垃圾”填充型:网络小说作家目前以年轻人居多,由于人生阅历有限,书写内容有的极为“玄幻”,甚至“穿越”、“言情”、“悬疑”统统集合在一起,显得新奇又个性,但这样的作品往往也就成了“垃圾”集合地,你会发现许多“走红”作品被复制后,在此重现。还有一类偏于传统,坚持向老一辈作家看齐,但碍于阅历有限,虽笔耕不辍,却无人问津,但依然坚持“哪怕有一个人看,我也会写下去”。有网友说得好,金庸的内容如果现在放到网上,未必能红,这就是现实。 本报记者 刘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