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疏导社会心气 抱团应对气荒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12-25 10:4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气荒”———成为这个冬日里的全国性难题。近段时间,西安“上气”不接“下气”的问题也很突出,炒菜炒到一半停气了、出门打车举手半天等不上、出租车司机大量时间用在排队加气上……“气荒”已经开始多方面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这一现状已引起政府重视,陈宝根市长昨天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充分协调力求缓解当前的用气紧张。

  从刚性角度,供求失衡是此轮全国性气荒的根源所在。尽管有关部门都在向上游争取更大气量,但有预测称,从12月至明年3月,陕西天然气需求缺口达0.78亿立方米。这也决定了不同程度的“气短”困境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的确让人头疼。但不管怎么样,日子总还要过,元旦和春节大家也要过好,光有怨气毕竟于事无补,我们总要共同跨越考验。而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任何不积极、不理智行为,只能是放大矛盾的伤害;唯有引导每一个角色最大程度地发挥理性,平心静气地面对困境,才能将对每个人生活的伤害减到最低。

  政府应该主动疏导各种矛盾,通过积极协调,赢取全社会的理解与配合。我们看到西安市政府做出了很多积极动作,比如协调公交系统调整加气时间,并进行“气改油”行动,尽量减少公交车与出租车“争气”,实现“分流”;从保障百姓出行与出租行业权益角度,将加气站调整为确保对象;积极倡导公共场所的供暖节能问题……政府这些努力得到了公交公司的支持,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

  此外,我们或许也可以从更深层面做些探索。缓解矛盾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暂时推行出租车的“气改油”,目前西安成品油的购销“完全能保障供应”,但核心障碍是,这将大大挤压出租车的盈利空间,很多人不愿意。除了要引导大家算清“等几小时加气”不如“烧油跑起来”的账,也应该在考虑减轻的哥们负担上深入地下点工夫,比如是否可以从企业暂时适当减少“份子钱”上、从出租车加油凭票退补燃油税等措施上加以引导?外地处理气荒上的一些做法也可以考虑借鉴,比如南京从其他气量充足的城市高价调气过来,然后政府补贴供本市使用;重庆实行社会车辆错峰加气;武汉市协调市区与偏远区加气站的分配……这些措施看起来作用有限,却可以从多途径、多手段缓解矛盾,并释放出足够的善意。

  作为公众,大家也有义务积极配合当前的“疏气”大局。冬季气荒,采暖是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是倡导家庭和宾馆降低采暖温度,还是使用电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实际上都需要广大市民发自真心的配合,这是要“凭良心”做的事儿。有些油气两用的私家车,当前也可以主动多烧油,从“候气”大军中雍容地除却自己,这将于己于人都有利。对于出租车司机因为长时间等待加气、烧油增加成本等导致的情绪急躁,或者提出乘客“拼车”之类节省成本的请求,乘客若没受到太大影响也应给予更多理解……总之,“气短”了,不能让社会怨气上升,看到政府在积极想办法,社会各界在传递善意,这种“抱团面对气荒”本身,便会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力量。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并不仅仅是马路更干净一点,高楼更多一点,它更体现于这个城市面对矛盾与困境之时,从政府到公民个体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缺气不能丧气,气荒不能心慌,唯有充分疏导、凝聚社会“心气”,以善意为引子,以抱团为配方,才能在“气荒”面前充分地发挥理性与智慧的杠杆,平安、温暖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日。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