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零时,西安丈八北路西蓝隆源加气站,公交五公司的张六一师傅和同事连夜加气 本报记者 苗波 摄
到下月中旬,随着各高校开始放假,采暖用气减少,加之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计划于下月15日通至靖边,上游单位气源增加,我省“气荒”情况有望下月中旬得到缓解。
西安市天然气用气紧张情况始于12月6日,近期情况更为严重。据了解,12月20日之后,由于气压太低,西安市已有60多个小区近30000户居民无法点火。
气源紧张是“气荒”的根本原因,一般有三种办法解决:增加气源,加大调气储备,节约用气。
12月17日、21日,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一行两次赶往长庆油田,协调上游单位气源问题。上游单位将西安的天然气日供给量增加至近510万方,随后上游单位同意24日-26日增加35万-40万方气源。目前西安市正继续协调,力争保持增加35万-40万方的日供给量。
调气储备指通过汽车运输液化天然气,液态下的1方天然气可转化为常温下的600方天然气,加入管网后提高管网压力。目前西安市液态天然气主要从新疆、内蒙古等地运来,每方成本约4元,而管网中的天然气售价不到2元/方。今年冬季高峰,秦华公司已启动液化天然气应急供应,每天输入20万方。
节约用气方面,西安市整个用气构成中,最大一部分为采暖用气,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范居义表示,如果各小区采暖锅炉能将大火调至小火、每天少烧半小时、烧锅炉时间避开用气高峰即下午5时-晚7时,能“节约”的天然气肯定不止20万方。另外,公交车平均用气为70方/台天,气改油后以2000台车估算,每天可“节约”用气14万方。
明年1月中旬,各高校学生放假,高校采暖用气将大幅下降。同时,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计划于下月15日通至我省靖边,上游单位可调配气源将大幅增加,“气荒”问题下月中旬有望缓解。
产气大省为何“差气”
长庆油田主要负责给北京、天津、陕西、宁夏等地供天然气,其中北京为重点。天然气最大的特点,是其市场的不均衡性,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大型储存库调配。北京高峰、平常用气比例达10∶1,远远超过西安的4∶1,其没有遭遇气荒,除气源重点保障外,北京在华北利用几个废弃地下煤矿修建了能储存几亿方的“天然储存库”,可随时向天然气管网“增援”。
此前西安市曾进行考察,但从靖边至铜川所有废弃地下煤矿都难以满足天然气储存不漏气的要求,有关部门还曾考虑在秦岭修建一条大型隧道,作为西安天然气储存库,但因投资太大等问题没实现。
加气站须24小时值班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召开紧急会议,针对目前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要求各加气站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站内要做好前来加气的车辆司乘人员的服务工作,尽量做到24小时提供热水;各加气站要在保证出租车正常加气的同时,根据各站情况合理安排公交车加气;各加气站要尽可能提前公示供气信息,避免长时间排队车辆无法加气的情况发生。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燃热处、西安市燃气监管中心昨日成立了天然气应急检查小组,近期将对西安市加气站进行全面检查。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沐辉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