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底,全省合计县城建成区规模扩大1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20万人以上。力争到2012年,建成30万人口规模以上县城1个 (户县),20万至30万的2个(神木、靖边)——昨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给人们展示了我省城镇建设的美丽前景。
建筑业成支柱产业
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建设或收购廉租住房399.7万平方米、7.79万套,平均每套约51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701.3万平方米,若以平均80平方米计算,则能为约8.77万户人解决住房问题。此外,还改造棚户区264.1万平方米。廉租房、经适房及棚户区的改造均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廉租房建设比年度任务增加四成多。
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去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38%,约占全省GDP的14.2%。建筑业已经成为我省支柱产业,解决了135万农民工就业问题。
“夹心层”有望住经适房
在今年的城镇化工作中,计划加快10个设区城市以及杨凌示范区、83个县(市)和107个重点镇建设,力争今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5%。届时,全省4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镇里。
县域城镇建设中,在关中百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建设的基础上,省政府确定了107个重点镇,建设县域副中心。重点镇规划编制审查工作全部完成,1142个建设项目已审核确定,69个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计划通过新建、购置和改造等方式,筹集廉租住房房源430万平方米、8.6万套。今年全省计划建设经适房597万平方米、7.2万套。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百姓收入不高,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属于“夹心层”。对于这类人员,副省长洪峰说,“可适当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覆盖面,使享受群体从低收入向中低收入上推。” 本报记者 郭晓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