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丽) 每年津贴10万、为配偶安排工作、安排未成年子女入学、提供配套住宅……记者昨天了解到,全省38家设有“三秦学者”特聘岗位的院所机构纷纷打出“重金”牌,以优厚条件吸引人才来陕、留陕工作。
去年12月底,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公告,以重金向海内外聘请“三秦学者”。随之,全省在西安交通大学等14家高校设置的26个特聘教授岗位,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24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设置的28个特聘专家岗位,纷纷发布公告,附加优厚待遇吸引人才。
省社科院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区域经济学“三秦学者”特聘研究员。特聘专家除享受省上待遇外,还可享受该院每年提供的不少于5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
陕师大历史地理学和旅游管理两个学科招聘“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则开出了更具诱惑力的条件:学校给予岗位津贴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以及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人事关系调入学校的可提供不低于160平方米的校内有偿集资住房一套,并享受一次性购房补贴和安家费,办理家属随迁手续,为配偶安排工作,安排未成年子女入学等。
据透露,这次“三秦学者”招聘所涉及的单位和岗位,目前均已展开招聘,预计4月底将完成整个招聘工作。
相关链接
“三秦学者”待遇丰厚
“三秦学者”设岗期5年。岗位设置期内,省上每年给予每位“三秦学者”人民币10万元、所带科研团队人民币10万元的岗位津贴。
设岗单位每年给予每位“三秦学者”所带科研团队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岗位津贴配套经费,每年为每位自然科学类“三秦学者”提供不少于15万元、每位人文社会科学类“三秦学者”提供不少于5万元科研经费,5年间为自然科学类岗位提供不少于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岗位提供不少于50万元的岗位经费。记者 王丽
延伸阅读
陕西缺“大腕”级人才
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王嘉让认为,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大,原来作为人才大省的陕西却在这些方面优势渐逝。“吸引高层次人才留陕、来陕工作,是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之举”。记者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