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治黄初战告捷 网民呼吁:"韧"战黄毒 严防死灰复燃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1-21 15:4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张雪花)随着互联网与手机媒体“扫黄”行动的强力推进,我们看到,网上“干净”了许多,手机不良信息也少了许多。但我们绝不能由此麻痹大意盲目乐观,须知道,网络黄色信息并不是“纸老虎”一捅就破,它们不仅残部尚存,而且变着戏法,玩起了“躲猫猫”。面对网上“黄毒”愈来愈隐蔽等一系列新态势新特点,如何乘胜追击,密织罗网成为广大网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他们纷纷建言献策,急切呼吁:打好“韧”战,绝不能让“黄毒”死灰复燃!

  针对新情况新特点,网友吁“对症下药”快速行动  !

  在强力扫黄的高压态势下,网上“黄源”为了逃避监管,谋求隐性生存,也在不断变换形式,呈现出隐藏深、发现难、处置难的特点。拿手机媒体来说,一些“黄源”要么转移阵地逃避处罚,要么改头换面规避检查,技术更高明,手法更为狡猾,给扫黄工作带来较大阻力。新华网友“王某”认为,必须在前一阶段手机“扫黄”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新情况研究新特点,及时拿出新对策。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强化提供手机运营服务的运营商的监管职责方面,保证其从技术上对手机传播的信息内容实施有效监管。

  互联网治“黄”,同样也遇到类似的“隐”性问题。比如BT下载,由于一些视频内容只有下载后才能观看,而为下载提供的索引仅仅是一些“擦边球”式的标题和图片,因此与互联网、手机平台上直观的黄色图片、色情信息相比,来自BT下载的淫秽视频内容更加难以察觉和防范。对此,网友“小蜻蜓”认为,除了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机制,增强技术手段与管控能力,非常关键。针对新动向必须“对症下药”快速行动。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来源:新华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白领在涉黄网当版主被诉 称不拿钱只为看片   10-01-14 08:37
·大学生举报32黄网被奖 称黄网致寝室6人有性经历   10-01-11 13:13
·浙江关闭4家涉黄网站 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   09-12-21 16:32
·举报黄网最高可获奖万元 重点对九类举报予以奖励   09-12-05 07:25
·家教工资少付千元 家长称家教教女儿上“黄网”   09-08-11 08:1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