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月6日电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尽管“7·5”事件对乌鲁木齐市改革、发展和稳定造成严重干扰和影响,但它动摇不了乌鲁木齐繁荣稳定的大局,动摇不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尤其是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转变政府职能等六大方面的主要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维护稳定 第一时间消灭破坏活动
关键目标
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各类渗透破坏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和行动之前,处置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加强对重点目标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进一步整合各种维稳力量,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合力。
进一步加强区(县)、街道、社区三级专职巡逻队伍规范化建设,充实社区维稳力量,打牢基层维稳基础,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投资4亿元,做好社区(村)办公及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面积不足的困难。
代表声音
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天山区黑甲山前街社区书记尤努斯·台外库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五个方面工作,非常全面具体。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加强楼栋长、驻区单位等各个维稳力量的整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力量,让敌对势力没有生存的空间。
市人大代表、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丽娟:社区阵地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逐年加大社区阵地建设的投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将对社区(村)办公用房规划建设方面投入4亿元,相信全市社区阵地建设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时,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建议社区阵地建设要因地制宜。
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马雪峰:稳定是经济发展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三股势力”常打着宗教的旗帜进行分裂活动,混淆百姓的视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界限很明确,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要形成会管、敢管的局面。
专家解读
市委党校教授乔中明: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是硬任务、第一责任,明确了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使命,并提出工作思路。维护社会稳定的五个方面工作可概括为“打”、“防”、“强基”、“管”、“化、导”几个字。
“打”强调了打击“三股势力”的方略,包括方针、要求,打击对象。强调国家的政权力量,政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者、倡导者,人民政府必须使用强力对付一切“三股势力”。
“防”:着重提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具体防控措施,明确重点防控目标、对象,以实现最大限度压缩敌对势力的生存空间。
“强基”:社区基础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社区维稳机制、目标和措施。
“管”强调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明确宗教活动、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报告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打击非法宗教活动。
“化、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做好群众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面对面的宣传疏导工作,强调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引导群众,是巩固维护社会稳定成果的重要工作。
民族团结 各民族互敬互爱蔚然成风
关键目标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过程,通过手拉手、结对子、扶贫济困等深受各族群众欢迎的载体和形式,努力使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巩固,使各民族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蔚然成风。
建立和完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使民族团结进教材、进课堂,并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语委)主任牙合甫·吾买尔: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明确、很具体,尤其是今年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些做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今年,我们计划在民族宗教界人士中大力开展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这三个维护工作。
民族团结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缺少哪一部分,都会有薄弱环节。过去,我们的民族团结工作基础很好,但流动人口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比较薄弱,今后,我们要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上下功夫,让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更广泛、普及率更高,惠及的人群更多。
市人大代表、市66中校长孟浪: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2010年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是民汉合校,少数民族占40%,同时,我们学校还承担着疆内初中班的教学任务。在我们学校,片区内的孩子90%是汉族学生,而疆内初中班的学生有90%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我们不强调谁是汉族、谁是少数民族,我们只说我们是市66中的学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根据学校的特点加了两条,即片区内的孩子离不开内初班的孩子,内初班的孩子离不开片区内的孩子。同时,我们让汉族孩子和少数民族孩子一起坚持语言同学、歌舞同台、住宿同舍、进餐同桌、娱乐同享、学习同步、节日同庆、校园同护、困难同渡这“九同”。
今年,我们还将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落实教材,使各科老师在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珍爱民族团结。
专家解读
市委党校副教授王付晓:民族团结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全市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我们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很多有关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亮点,比如,明确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族团结工作是一种统领和指导。
从1983年到2009年,首府已经连续开展了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行了正面、集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并通过结对子、扶贫帮困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王付晓认为,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必须要引导群众了解新疆的发展史、宗教史、民族史,认识到各民族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的关系,同时,要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放在第一位,在教育和学习中,要加强对基层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
改善民生 今年投资比去年增长30%
代表声音
列席会议的乌昌旅游局党组书记古丽·阿不力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做出了专门阐释。其中重点说到尽快提振旅游业,认真研究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乌鲁木齐市观光旅游。
居民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实际上,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百姓的时尚生活方式。而旅游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每一要素都和居民消费息息相关。
连续数年来,政府每年拨款两千万元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去年,政府为拉动旅游业,尽快摆脱“7·5”事件的影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和政策,这些都对拉动居民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对旅游业又有了新的要求。但我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加上居民对旅游消费热情,今年我们的发展机遇更多。我们有信心。
关键目标
2010年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263项,年度投资224亿元,比2009年增长30%。投资的重点放在实施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路网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一批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支持重点景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专家解读
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我更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24亿元投资重点用于民生这个问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到重点投资用于民生这一话题,报告中指明,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等公用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对待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当然,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靠投资,还在于如何落实。另外,优化乌鲁木齐产业结构,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实际上,首府地处中亚中心,具有很好的地缘优势,如果做大做好服务业,并真正落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将对提升首府的经济发展速度,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目前,新疆共有34家上市企业,乌鲁木齐所占比重非常小。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契机。
“7·5”事件后,首府招商引资工作受到一定影响。而本地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得到扶持,政府给予这些中小企业以更多的培育,妥善引导民间资本,将会对首府的整个招商引资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